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七十五章 一州一县先试水

第七十五章 一州一县先试水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一炷香时间过去,几位相国相继回过神。
中书令杨恭仁带头反对,言辞恳切的规劝皇帝。
“陛下,租庸调之制与均田制,乃是先帝钦定,且目前运转情况十分良好。若是贸然实行摊丁入亩,只怕不妥,臣恳请陛下三思。此外,臣觉得,自贞观开年以来,各地灾害不断,民不聊生,眼下大唐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而不是改变税赋之制。”
说完,似是觉得自己说的有点武断,怕惹得皇帝发怒,他旋即又补充道:“当然,臣以为此制也有合理的地方,不过现在不宜在大唐推广,陛下不妨再等两年,看看情况。”
等两年?
两年后你们又反对,然后又是两年,两年之后又是两年,那特么得多少年?
李智云暗自腹诽。
在杨恭仁看来,皇帝简直就是在瞎几把乱搞,其胡作非为的严重程度,能与杨广相提并论。
甚至,他觉得皇帝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度,要比杨广做的还离谱。杨广只是迁都,把关陇人派去高句丽送死。
可皇帝呢?
他居然想直接挖掉世家的根子。
杨恭仁都不敢细想,一旦这个摊丁入亩制度被推行,到时候全天下的世家会干什么疯狂的事情。
纳言陈叔达亦是跟着反对,“陛下,臣以为中书令所言有理。恕臣直言,此制若是推行,世家不宁,天下不安。”
快人快语,直入问题核心,这就是陈叔达的核心意思。
紧跟着,李叔良也说道:“陛下,此制不妥,还是萧规曹随,按照先帝之制吧。”
你还知道萧规曹随?
李智云讶异的看了一眼这位文盲皇叔。
杜如晦捏着纸张,抿嘴不语。他此刻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种大事,陛下应该和他商量一下才是。现在贸然提出来,这不是等于告诉天下世家,朝廷要动他们么。
而且,杜如晦个人也觉得皇帝太冒进了。
于是他说道:“陛下,臣私以为,此事还需多多商议。租庸调之制与均田制,乃是前朝时期就运行良好的制度。且,若要行此制,则要丈量天下田亩,统计人口,此非一朝一夕之功,还请陛下明见。”
剩下的薛收也劝皇帝三思。
温彦博则反对此制。
李智云并不意外几位相国的反对,这种东西拿出来,无异于阿美利加大统领忽然对心腹们说;从明天开始,我们高举赤色大旗!
“你们说的不无道理,朕都知道。”
知道你还瞎几把乱搞?
杨恭仁心里腹诽。
皇帝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想法过于天马行空。
李智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而后话音一转。
“谁说朕要推广此制了。”
嗯?
“陛下的意思是?”杨恭仁不解。
李智云呵呵一笑,不紧不慢道:“朕打算先在地方试试看效果如何,再做打算。”
地方?
几个相国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皇帝的意思是不搞全国大推广,而是打算在一州一县先试水。
这样一来,几个相国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温彦博问道:“敢问陛下,先在何处尝试?”
“洛州、郑州。”
中原啊。
温彦博松了口气,陈叔达也松了口气,李叔良同样松了口气,杜如晦、薛收也默不作声。
唯有杨恭仁脸色一黑。
弘农杨氏可有些接近那边啊。
政事堂的几位相国,出身世家各不相同。
温彦博是太原温氏,族里面的地都在太原附近。陈叔达代表南方系,田产也不在中原,李叔良和杜如晦,田产多在关中,而薛收则是河东之地,有些田地。
是故,听说试点不在他们老家周围,他们才会松口气。
当然,更重要的,其实是因为皇帝没打算彻底得罪天下世家。
杨恭仁忍着不适,说道:“陛下,若要在洛州和郑州实行此制,必要重新丈量田亩,统计人口,只怕地方豪强不会答应。”
“无妨,郑氏已经做出表率,拿出田地,供朕尝试。”李智云笑眯眯的说。
闻言,除了杜如晦和薛收,其他四人微微一愣。


相关章节: 第七十章 好学无比待人友善第七十一章 老杜居中调和第七十二章 你不会也学陛下吧第七十三章 玄奘穷游新任尚书第七十四章 试点摊丁入亩第七十六章 一时清明与万世兴盛第七十七章 科举考试开始【上】第七十八章 科举考试开始【下】第七十九章 高分考生最佳安排第八十章 勿谓言之不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