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满级考古大师 第六十八章 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

第六十八章 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


推荐阅读: 本王姓王天命阴阳师重生后才发现我有青梅道极圣止于月光毁容之后我成了巨星从港综开始浪迹诸天简简单单练个武我在惊悚直播里靠整活封神人在苦境,浪到失联遮仙武神霍格沃兹魔法之旅

行。
为了避免烘箱温度波动,而导致竹简开裂,负责脱水环节的简牍修复师几乎吃住都得呆在工作室。
甚至都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每两个小时就需要查看一次温度计,确定温度没有波动。
就这样连续二百多个小时的工作后,简牍的湿度被去除80%,这才算是脱水完成。
荣华带着陈翰来到专门的“洗简”室,随手拿起了一根已经脱了水的竹简。
此时,这根竹简已经变回了深黄色,竹简上的墨迹,也还算是清晰可见了。
“脱色和脱水,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特定的量化标准,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感觉。”
荣华轻微挥动了一下手上这根竹简,当着陈翰的面,将其放入了洗简室内的一盆化学药水之中。
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动作,也没有电视里科学家们那种爆炸带烟雾的酷炫场面。
他只是将竹简没入药水之中,轻轻挥动了几下。
如同吃火锅时涮牛肚一般轻巧的甩了几下后,再被从药水中拿出来的竹简,就已经变成了鲜亮的米黄色。
而竹简上的字迹,也变得清晰无比,就好似刚刚才被写出来的一般。
“这样,一根饱水简牍就被修复完成了。”
“如果简牍上的个别字迹有点太浅或者缺失,可以再简单的为其补一补墨。”
“然后,这些竹简再经过一个月的自然风干,稳定住结构后,就可以装进有机玻璃板内封装保存了。”
荣华将这根经过了最后“洗简”流程的竹简,递给了陈翰。
这是一根汉简,陈翰在不大的简面上,清楚的看到了一行小篆。
“十四年,大胜韩魏,杀公孙喜伊阙。”
“这是,记载了伊阙之战的竹简?”陈翰有些错愕的看向了荣华。
荣华点点头:“这是今年年初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目的发掘的m12号墓里,出土的一批简牍之一。”
“m12号墓一共出土了4636枚竹简,6枚木牍,保存情况总体良好。”
“我们修复到现在,差不多已经修复大半了,可以确定这批简牍大致分为岁纪、律令、历日、医杂方、薄籍、遣册等几类。”
“现在洗简室内的这批,就是岁纪简,大概160多枚,一共两组。”
“你手上这根,是记载了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时期的大事的第一组,是纪年体,每年一栏。”
“第二组是记载了秦二世至汉文帝时期的大事,同样是纪年体,每年一简。”
“荆州博物馆的考古队已经确定了,这个m12号墓下葬年代不早于汉文帝后元元年。”
“这是一批比史记更早的历史文献!”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以正史、补史,而且涉及到了战国时韩魏二国和秦国的历史,颇为珍贵。”
“这些简牍凝结了祖先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
荣华十分郑重的收好了这枚竹简,脸色肃然。
“几千年来,我们的华夏文化之所以从来没有断绝过,就算因为有这么一套独有的传承与延续方式啊!”
“如果没有这批简牍的修复,那华夏历史迷雾就有可能永远被笼盖了一角。”
“魏韩秦三国的的鲜活史料,也将永远成为历史谜团。”
“但是我们将这些竹简修复成功了!”
“尽力留住华夏辉煌的历史、华夏文化的传承脉络,将文化自信留在每一个华夏人的心中。”
“这就是我们文物修复工作者存在的意义啊!”
wap.


相关章节: 第六十三章 做大众考古,宣诚实史学第六十四章 荆州文保中心第六十五章 简牍修复室的神器第六十六章 一团盗墓贼看不上的“淤泥”第六十七章 四大天王有五个很合理吧?第六十九章 名不副实的文景之治第七十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七十一章 卫思思:陈老师只需要帅就够了。第七十二章 陈老师考古课堂开课啦!(求追读!!)第七十三章 盗墓界最有耐心的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