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逍遥渔场 第352章 蟹文化(下)

第352章 蟹文化(下)


推荐阅读: 涅槃重生之凤舞归来王朝云后请不要放过我那些惊艳岁月的人我就是正常玩家!穿越古代去逃荒随身带着时空门热刺之魂东宫贴身侍女升迁指南我的父亲武道熊师大晋第一昏君破除诅咒后我和竹马he了暗黑大武侠

王胖子完全没想到,李轩的知识储量这么丰富。
“李老弟,你对螃蟹知道得怎么这么多?”王胖子疑惑道。
李轩微微一笑,“这些都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蟹文化,我身为一个渔民,当然得要知道一些。”
“李老弟你的学识,实在是太渊博了。”王胖子佩服道。
李轩摆摆手,“渊博算不上,我就是学这个的,算是专业对口罢了。”
王胖子来了兴趣,“那感情好啊,李老弟,你给我好好讲讲这蟹文化呗。”
李轩撇撇他,非常纳闷,“你爱听这个?”
王胖子立刻摇头,“我对这个一点兴趣也不感,我只要有的吃就完了,但我是干餐饮的,现在也正是吃蟹的季节,我觉得我有必要了解一下。”
“原来是为了工作。”李轩点点头,“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一些。”
王胖子连忙掏出手机,打开记事本,“李老弟你说,我记笔记。”
李轩见王胖子这么正式,不由也正色起来。
其实有关螃蟹的知识,李轩知道的非常多。
李轩在脑海里,细细删选了一会后,才挑重点说道:“说起这蟹文化,我就想起,写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中讲的一个关于吃螃蟹的经典故事。”
晋朝名士弼柞喜好饮酒吃蟹,曾说过“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这样的名句。
弼柞醉酒吃蟹的姿态还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模彷的对象,吃螃蟹的风气由此带动。
随着唐朝、宋朝经济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变得精致起来,苏州成了全国食客汇集的地区,苏州的蟹,自然也就成了大家追捧的蟹。
《平江纪事》有记载:“吴中蟹味甚佳,而太湖之种差大,殻亦脆软,世称湖蟹第一”。
到了宋代,古人对螃蟹分类的诸多方法开始出现,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讨论烹饪螃蟹的专着。
螃蟹的菜品也相继问世,比如着名的“洗手蟹”、“蟹酿成”等。
前者是南方精致烹饪的典范,吃的是风雅;而后者是北方人豪迈的吃法,吃的是新鲜。
番茄
此外,蟹黄包、蟹肉馄饨等后世美食也在当时相继出现。
说到这里,李轩看了眼王胖子。
王胖子也顿时脸红不已。
原来在宋代时候,有关螃蟹的吃法,就已经形成菜系了。
亏他还在李轩面前卖弄说,明朝的沉万三,是这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微微一笑,继续道:“民国之初,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每年深秋必南下行医,其实他南下行医只不过是个幌子,吃螃蟹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王胖子眨眨眼睛,心底卧槽不断,你压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不就一个螃蟹的吃法吗?
竟然真被你从上古传说说到了今天。
李轩继续道:“这位老夫子更是把各地出产的蟹分为六等。”
王胖子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哪六等?”
李轩知道,做生意的王胖子,最关心的恐怕就是这个了,于是也不卖关子,直接道:“一等为湖蟹,阳澄湖出产的为一级。”
“邵伯湖、高邮湖出产的为二级。”
“二等为江蟹,芜湖出产的为一级,九江出产的为二级。”
“三等为河蟹,清水河出产的为一级、浑水河出产的为二级。”
“四等为溪蟹,五等为沟蟹,六等则为海蟹。”
王胖子皱了皱眉,一句胡说八道差点脱口而出。
合着海蟹是最下等的啊?那他这些大青蟹还要不要卖了?
不过一等蟹是湖蟹,王胖子却是承认的,特别是那阳澄湖大闸蟹,鲜盖百味,闻名天下,在这吃蟹的季节,更是一蟹难求。
市场上那些打着阳澄湖名号的螃蟹,其实绝大部分,都不是阳澄湖产的。
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享受。
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来。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美酒配美味,这是诗人情怀,也迎合了我国古人喜食鲜香的口味。
俗语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


相关章节: 第347章 大军舰鸟第348章 土匪鸟第349章 青蟹被抢第350章 返回星岛南面第351章 蟹文化(上)第353章 红花鱼第354章 可遇不可求第355章 粉红色的海参第356章 淡水不足第357章 船载海水淡化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