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章 请你善良

第一章 请你善良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向养殖牛羊。

  大明这边还可以提供一些草料,支持他们养殖牛马。

  也可以直接去草原圈占土地,自行养殖。

  大明至少几千万人,需要的牲畜是个天文数字。肉类消耗,也相当惊人。

  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贸易打通了,要让官方掌控贸易……这样的话,才能大批采购,销售到内地。

  因为只有朝廷能动员大量的船只,协调运力,甚至专门修建道路桥梁,方便往来……其余任何商贾,不会投资公共交通设施,他们也根本做不到。

  有人或许会担心,这么弄下去,万一草原诸部获利颇丰,有了实力,跟大明较量,那该怎么办?

  这事情就简单了……双方的贸易捏在大明的手里,他们那些王宫贵胄的财富捏在大明手里。

  而且通过贸易,还可以了解草原的情况……把一切都摸清楚了,如果大明还是害怕跟草原诸部打交道,那就干脆别出门了,把自己关在家里头,毕竟遇到了风可以把你吹跑了,掉下来树叶可以把你砸死。

  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就有了税收,也就能更好衡量北方的价值……靠着这些收益,能够更好整顿兵马,维持一只强悍的力量,

  没错,徐景昌也是主张发展军力的,而且他认为的投资更大,人马要更精干,但是不能像现在这里,设立太多的卫所,屯兵百万。

  徐景昌指出双方建立起贸易体系之后,并不能杜绝叛乱……但是却可以监督各个部落的情况。

  那些状况好的,和大明亲近的,还有余粮的,就不至于冒险。

  至于处境艰难,野心勃勃的,就要重点提防。

  大明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评估,给每个部落打分,给不同的地段,确定危险等级。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精兵猛将,加强守卫。

  这样一来,大明在九边,需要的就是一支几万人,或者十几万人的机动军团。论起战斗能力,绝对远超被动挨打的军户。

  徐景昌的这番分析,简直让人耳目一新,朱高炽连着看了好几遍,都大呼过瘾儿。

  只是有一个问题,他也看出来了。

  徐景昌主张建立贸易体系,设置银行,还要评估草原各部的情况,确定危险等级……这些设想全都很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明没有这样的人才。

  “少不得又要开恩科啊!”

  朱高炽已经有了想法,增加恩科数量,甚至可以把重点放在北方,挑选一批了解民情的人。

  或许可以和父皇建议一下……

  至于迁都的问题,徐景昌给朱高炽单独的回复……他本人对迁都没啥看法,但如果是为了防御蒙古人,就把都城立刻迁到北平。

  徐景昌是反对的。

  道理上面已经说了,关键是贸易,把都城迁过去,也无非是加强军力,严密戒备。

  等于拿了一块大石头,去堵缺口。

  形成的堰塞湖,只会越来越高,里面存的水越来越多,危险越来越大……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

  而且考虑到都城的庞大消耗,能拿出来贸易的货物就更少了,这样只会加剧蒙古人南下。

  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假如北方繁荣起来,财力大增,也能承受都城迁移过来的压力,也可以考虑。

  总之,不是现在,也不是这个理由。

  “妙!太妙了!”

  朱高炽欣然大笑,一夜没睡,也毫无疲倦。

  读到妙文,如饮甘露,整个人都轻松了。

  只要父皇别耍小孩子脾气,非要北上迁都,一切好说。

  他也没有休息,索性坐等上朝吧。

  同样没睡的还有蹇义,他也仔细阅读了徐景昌的报告,他并不喜欢关于贸易的说法,把财货往来,说得那么重要,仿佛江山社稷,国家安危,就系于贸易上面……

  但是相比起复杂的迁都,这个显然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起来又要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国公齐出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国公之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千万别让朱棣北上第二百二十章 汉王真兄弟第二百二十一章 汉王颇类陛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儿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诸葛丞相的治国方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们结婚吧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