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六十六章 通州军校

第六十六章 通州军校


推荐阅读: 傻子医仙都市妙手仙医妻乃并肩王鬼事缠身重生之光辉人生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腐女异世记丧尸妹子直播男友他美颜盛世加点仙尊佳肴记门王道行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朱大明与众位阁臣说完恩科武举的事情之后,孙承宗突然问道:“陛下,此前军机处传陛下旨意,着九边各镇及天下各省都司衙门,推荐一批将校官佐,赴京师入讲武堂进学,如今讲武堂各项筹办事宜进展顺利,这些人何时入学,明年朝廷开武举,这些人是否参加?”
这个问题倒是朱大明没想过的,他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问了问讲武堂的情况。孙承宗趁机也是赶紧把讲武堂的筹备事宜禀报给皇帝。
当初把筹办讲武堂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茅元仪倒是呈过折子,孙承宗也曾谈起过,但朝廷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朱大明也一直没时间过问。
茅元仪奉命到通州建讲武堂,先是遣人带着皇帝的旨意,到登州招来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三兄弟,三兄弟都有世袭武职,又皆习武事,老大精通兵法,老二精通阵法,老三则是精通枪棒武艺,茅元仪请示讲武堂总办孙承宗,对三兄弟皆委以讲武堂教授之职。
除了皇帝钦定的孙元化、茅元仪等讲武堂教习,孙承宗又写信请来了当年跟随自己征战辽东,如今罢官在家闲居仍练武不辍的心腹爱将马世龙、江应诏等人,任为讲武堂的左右总教习,并通过兵部传令,请石柱总兵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为讲武堂步兵科主教官,专教石柱土司白杆兵的长枪大阵。
与此同时,孙承宗还请来了当年跟随自己征战辽东,后来随着自己的倒台而被夺官免职的旧将尤世禄、孟乔芳,作为讲武堂骑兵科的左右主教官。
尤世禄,陕西榆林卫人,出身明朝武将世家,他的大哥名叫尤世功,袁应泰督师蓟辽的时候,用之为辽东总兵官,不久在与建虏后金军队的作战战死沙场。
尤世禄的二哥,叫尤世威,如今正在山海镇总兵官赵率教的手下做着副总兵。
至于孟乔芳,则是北直隶永平府人,也是军户世家出身,在孙承宗督师蓟辽的期间,做到了参将的职务,后来随着孙承宗的罢官,辽事急转直下,孟乔芳也随之辞官归家。
当然了,后来满清入关侵扰京畿之时,永平陷落,这个孟乔芳在曾经同僚的劝降下,投降了满清,当了总兵,并且最后跟着满清军队入关,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与吴三桂一起,一路向西追击李自成,并在顺治时期,官至满清朝廷的陕甘总督。
说起来,孟乔芳也是一个人才,可惜的是缺乏气节,如今恢复参将官衔,被孙承宗召至通州,出任讲武堂骑兵主教官之一,他将来的人生轨迹自然也跟着改变了。
至于炮兵科的主教官,当然是皇帝钦定的孙元化,至于教授、训导官则有精通西学的李之藻、李天经,还有孙元化奉旨联络,并从西安找回来的德国鬼子汤若望。
李之藻,是徐光启的老友,也是如同徐光启这样的大神级人物,通天,下知地理,数学物理也是无所不知,老先生如今六十多岁,早已致仕在家。孙元化请徐光启写了信,并派人去请,终于请动了这尊大神。
至于李天经和汤若望,孙元化通过徐光启也都请了过来,如今都是在编写炮兵科教学的讲义。对他们来说,讲义一成,是一部兵书,而这几个人在历史确实都写有这种介绍西洋火器战法的兵书。
除此之外,由于皇帝的提醒,讲武堂还设有工兵科,这个则由已经写完了《武备志》,对车营阵法战法都有研究的茅元仪亲自担任总务官,而其他的讲官教席在继续联络和聘请过程。
讲武堂的校址,是孙承宗与张惟贤亲自选定,报给皇帝以后,很快被皇帝批准同意,同时从内库拨银五十万两用作建造费用。
有了这笔银子,茅元仪一出手自然都是大手笔,一个月内,先花两万两,建起了一圈南北长五里、东西宽三里,周长共十六里的砖石夯土围墙,整个大院坐北朝南,大门朝南开,院内当然是有山有水有平地。然后是在院内接近围墙平地盖馆舍,规划是沿着围墙,先盖起四排长短


相关章节: 第六十一章 密折之二第六十二章 钦定逆案第六十三章 督抚职务第六十四章 德陵修造第六十五章 文武进士第六十七章 西洋教士第六十八章 改元大典第六十九章 百废待举第七十章 大名知府第七十一章 难得轻松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