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突厥顶不住了。

  兵火深入大草原上的每个角落,普通民众,连温饱都已经解决不了,何处是尽头,希望又在何方?

  中立的部族要想生存,唯一的希望,就是往南迁徙,逃往隋朝避祸。

  二月,突厥苏尼部落男女一万余人归降隋朝。

  同月,西突厥达头可汗也请求降隋。

  达头可汗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降,这是一种美化后的外交辞令,可以认为是请求和隋朝建立战略联盟。

  这是有实际意义的军事联盟。

  隋朝的边防军队,主动加大了对突厥大可汗沙钵略的军事进攻,并且连战皆捷。

  在多方多线的巨大压力下,沙钵略终于撑不住了。

  他做出妥协,他想用政治手段,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去平息突厥内患。

  他向杨坚派出专使,请求按照传统习惯赐婚。

  但同时,他又做了一个颇为奇怪的举措,他让自己的可贺敦,即北周的千金公主改姓杨氏,认杨坚为父。

  这显然不是一个诚心诚意的臣服之举。

  对中原王朝而言,能让突厥大可汗走投无路,主动服软,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汉人王朝,很长时间,没有在突厥人面前长出过一口气了。

  杨坚当然知道同意千金公主改姓,只是一时权宜之计。

  这种操作也会留下巨大的隐患,于千金公主而言,杨坚是她不共戴天的杀父灭族之人。

  留下她,就会在未来的隋突关系,留下巨大的隐患。

  但杨坚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陪他们下完这一局棋。

  于是,杨坚赐千金公主姓杨,封她为大义公主。

  这个称谓,算不上是个美好的名字,传统上,大义和灭亲,总是相提并论。

  大义是公主之名,而灭亲,则是杨坚灭其亲,或是希望千金绝其欲,而自灭其亲其情?

  这或者是一种隐讽,又或者寄托了一种对未来的希望。

  杨坚派遣主战派的虞庆则和突厥专家长孙晟出使突厥,一是册封大义公主,二是窥探沙钵略的真实近况。

  这次册封,双方都心怀鬼胎。

  杨坚并没有停止对付突厥,反而在进一步蓄力,耐心等待最后的决战。

  这从使节团的组成就可以明确看出来。

  虞庆则是隋朝四贵,是杨坚权力中枢的核心人物,他也是优秀的统帅和主战派。

  长孙晟,本来就是杨坚一朝,突厥政策的始作俑者,他的“数十年后,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的判断,让杨坚深受震撼,深有同感。

  这二人成为使团的负责人,就意味着杨坚对突厥的战略并没有改变,是非常明确的国家鹰派战略意志的体现。

  但他们首先遇到了一个困难。

  二国相交,礼仪之争,以前闹出过不少人命,以后也会发生很多故事。

  沙钵略自恃贵为突厥大可汗,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高山仰止般的存在,现在遭遇了暂时的失败,他却不愿意灭了自己威风。

  他想以对等之国的礼节和隋朝平起平坐。

  正如其在国书中说:“此国羊马,皆皇帝之畜。彼之缯彩,皆此国之物。”

  沙钵略先声夺人。

  他耀武扬威式地堆积了如山的珍宝,毫无疑问,很大一部分宝贝,都是中原王朝的进贡或是掳掠而来。

  这时刻提醒隋朝的使者,对面的突厥可汗,是如何强大的存在。

  沙钵略谎称有病,卧于床上,他说道:“我诸父以来,不向人拜。”

  但他碰到了隋朝二个最有权力和智慧的大臣。

  虞庆则不为所动,坚持隋朝的底线和原则,既然是册封,自然需要沙钵略行跪拜之礼。

  事情陷入僵局。

  千金公主赶紧出来打圆场说:“可汗豺狼性,过与争,将啮人。”

  长孙晟不慌不忙地说,“突厥与隋(朝)都是


相关章节: 第35章 八道大军俱北伐,出其不意强对强第36章 有进无退为人嫁,枭雄末路实堪怜第37章 城破地绝援兵尽,砂城一战足留名第38章 窦荣定仰天求雨,敦煌戍卒显威名第39章 不死不休窝里斗,草原深处烽火浓第41章 旧事旧人旧世界, 新朝新风新都城第42章 绚烂帝国我为首 重开天地有杨隋第43章 立新朝统一之范,为万世模范之法第44章 治世治事先重文,平衡自古玄妙成第45章 虽为女流胜男儿,史上第一妇人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