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高颎火箭般地官复原职。

  杨坚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强硬,让君臣之间,朝堂之上,再次成为风起云涌的角力场。

  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于他昔日的同僚们。

  杨坚出自原北周的官僚系统,满朝文武,非亲即故,以一种什么标准和心态对待他们,成为杨坚心中的一大隐忧。

  以天下一家,独尊皇帝的理念而言,杨坚非常强调君臣上下之别,但这种心态,并不是每一个臣子都能顺利转变。

  有一次,杨坚想要巡幸歧州,当时,隋朝初立,王谊对杨坚说过一句贴心话:“陛下初临万国,人情未洽,何用此行?”

  王谊是杨坚少年时的同学,也是平定南方司马消难的功臣,同时,他也是杨坚的儿女亲家,他当然有资格说这句话。

  杨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说:“吾昔与公位望等齐,(公)一朝屈节为臣,或当耻愧。是行也,震威扬武,欲以服公心耳。”

  想得到他旧日同僚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拥护,这是杨坚心态的真实写照。

  因为他在北周时期,只是短时间外放做过几任地方官吏,在长安的朝堂之上,比他资深或是家族势力更大的朝臣,实在是数不胜数。

  因而,他必须妥协。

  他初期的执政理念只能延续南北朝以来的“共治天下”,以一种集团化分管共治的思想,分享分权分治,来管理这个帝国。

  “共治”在当时,既是一种传统,也是现实的政治需要。

  当年江左的东晋政权,曾经和王谢二家,共享帝国的权力。

  北周以区区二千羸兵弱将立国,更需要与关中本土豪强抱团经营,以军功和家世出身,来分享胜利果实。

  但杨坚骨子里从来没有放弃中央集权,更确切点说是“皇帝集权”这个唯一的治国理念。

  他对关陇集团中传统贵族采取了六字政策,“高其位,虚其权”。

  他重新设计了隋朝的行政体制,采取了三省六部制,这不是他的创举,但是,杨坚让这种制度发扬光大,成为后世千年的典范。

  他在掌握实权的六部尚书之上,设立三师三公,这是传统社会中,人臣所能做到的最高级的官职,也是他们所能达到的最高权力巅峰。

  但杨坚创造性地将三师三公设定成,代表荣誉的最高级职位。

  荣誉满天下,实权无一文。

  杨坚去掉了他们掌握的实际权力。

  这种位置,是杨坚专门为几个元老创建和腾挪出来的。

  以高位酬勋贵,不掌握实权,大家相安无事,皆大欢喜。

  对于那些德高望重,功高震主的大家族或者是核心老臣,比如李穆,于翼和王谊之类,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杨坚安排到这种最尊崇的职位上去。

  君臣相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笼络的手段,变相上也是共治的一种方式。

  杨坚对于名位其实非常看重。

  当他等到这群元老自然老死之后,这些尊贵的职位就变成为,空有其职而实无其人。

  时间才真正是一把杀人的刀。

  杨坚通过这种方式,安全自然地消化掉能威胁自己权力的重臣。

  但有些人并不甘心于自然老死,对于这些昔日同僚,杨坚送给他们二个字“诛杀”,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就是“毫不留情的诛杀”。

  对于那些潜在的、又不愿意配合自己,主动消失的威胁,杨坚心如钢铁,将他们彻底清除。

  刘昉如此,梁士彦,宇文忻也是如此。

  但是,杨坚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那是他力量的本源,他不可能从根基上清除和斩断与他们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不可能切断掉自己执政和力量的根源。

  这决定了他在政治上,需要做出妥协。

  政治本身就是一种妥协和平衡的艺术,也是技术。

  接受高


相关章节: 第41章 旧事旧人旧世界, 新朝新风新都城第42章 绚烂帝国我为首 重开天地有杨隋第43章 立新朝统一之范,为万世模范之法第44章 治世治事先重文,平衡自古玄妙成第45章 虽为女流胜男儿,史上第一妇人心第47章 自古伴君如伴虎,自解自闭再自污第48章 人为刀俎我鱼肉,进退有度不强求第49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位尊情蜜避嫌猜第50章 天性凉薄可堪叹,殊途同归实感伤第52章 乱世虽需用重典,治国终归依章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