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是顺理成章的事。

  杨广即刻发布了全国的动员令。

  由于第一次征伐正规军损失过大,同时,也为了注入新的血液,杨广这次准备征召自愿军,在民间征召骁果。

  杨广征召全国有一技之长,并且愿意为国而战的奇人异士。

  他汲取了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时,后勤不继的问题,杨广特意修复古辽东城,先期存储军粮,让它成为进攻的大后方和基地。

  杨广准备和高句丽打一场持久战争。

  萨水之败,是杨广一生的耻辱,隋朝上下,一心向外,主辱臣死,这个场子是一定要找回来的。

  朝野上下,完全同意再伐高句丽,但对于杨广亲征,却依然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郭荣上谏说:“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钧之弩,不为鼹鼠发机,奈何亲辱万乘以敌小寇乎!”

  这是一种稳妥的方式,因为当时隋朝国内的政局,已经潜流暗涌。

  天灾肆虐,加上官逼民反,中原大地,反抗隋朝的义旗已是遍地开花。

  虽然对于隋朝这架庞大的机器而言,只是芥癣之疾,但星星之火,未必不可以燎原。

  因而,这个帝国,需要杨广坐镇都城和朝廷,去稳定军心民情,也只有杨广本人,才能控制日渐混乱的局面。

  如果杨广再度远征僻处边陲的高句丽,一旦再次出现闪失,或是国内烽烟再起,整个国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庾质同样有这种担心,当杨广再一次询问他的意见之时,庾质也豁出去了。

  他要讲真话,虽然他知道,真话有可能带给自己不可预测的危险。

  这就是庾质的第二答,“臣实愚迷,犹执前见。陛下若亲动万乘,糜费实多。”

  庾质想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劝杨广不要亲征,但杨广此行,已是箭在弦上,不可不发了。

  杨广发怒道:“我自行尚不能克,直遣人去,岂有成功也。”

  杨广想起一征高句丽时,平壤城下九支大军,在萨水的惨败,心中未免比较衡量,如果当时是由自己指挥,或者会是另一种结局。

  杨广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也过于看轻他的朝臣,他的偏执和小孩子得不到一个玩具,胡搅盲缠相类似,他已经蒙心蔽眼。

  高句丽,将成为他一生之痛,也将成为隋朝一朝之痛。

  杨广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但这一次,真理掌握在朝臣的手中。

  杨广驾轻就熟,直接杀奔辽东城,这是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时,杨广未完成的任务。

  杨广此次依然延续了第一次进攻的战略,分水陆二路进攻,会师平壤城下,他自己,亲临一线,亲自督战辽东城的进攻。

  隋朝再一次证明了在正面战场上,精锐的隋军横扫天下的无敌霸气。

  王仁恭率领一千精锐骑兵,竟然击破了高句丽数万军队。

  于是,战斗又回到了无比熟悉的模式。

  高句丽开始坚壁清野,据城固守,隋朝又开始攻坚模式。

  这一次,杨广吸取了教训,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他授权攻城的部队,自行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实际军事行动。

  这释放了隋军的战斗力,但高句丽并非弱者,他们是一流的守城者。

  他们向中原王朝的学习,获得了回报。

  中原王朝是农耕社会,以城市为中心,对于城市的攻守之道之术之器,已经形成系统的理论,并且积累了无数实际的经典案例。

  高句丽作为一个缩小版的中原王朝,其文化直接源自于中原,因而,城守之战,是他们最在意和必修的一个功课。

  加上杨广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时遗弃了很多辎重,这是非常宝贵的战略物资。

  最重要的是,高句丽在上一次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作战经验,从技术上讲,高句丽足以成为和隋朝正面硬刚的可怕对手。

  高句丽占据天时,地


相关章节: 第136章 举国精锐集涿郡,杨广亲征蒙暗尘第138章 来护儿贪天之功,辽东城反反复复第137章 麦铁杖求仁得仁,宇文恺建桥失策第139章 巧文德虎口脱险,虚仲文勉强追敌第140章 九师惨败萨水咽,仲文冤死背锅忙第142章 辽东城死里逃生,杨玄感风云初起第143章 玄感造反循章法,李密三策究天人第144章 自古下策成上策,起事之路异事多第145章 五战五败如儿戏,一斩一恕立威名第147章 避合围玄感西进,免城破智积有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