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诺真水之战,薛延陀损失惨重,已伤了元气。

  大草原上,永远奉行谁的拳头硬,谁就更有发言权,要想改变现在岌岌可危的现状。

  就必须向李唐低头。

  只有重新赢得李唐的支持,才可以在大草原上名正言顺地扩展势力,并且统治各族。

  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这种对话和解,存在可能。

  战后,李世民曾经在长安城让薛延陀的使臣给夷男带话。

  他先是严厉批评了薛延陀自取其辱的行为,“尔责突厥牛羊,又勒首领侍卫,我今最处尊大,亦须征发于尔,我既不为,尔安得妄作。”

  然后,李世民让夷男深自反省。

  “举措利害,尔当自思。”

  显然,两国虽然已经交兵,但国与国之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本就是常态,李世民并未关上和夷男对话的通道。

  夷男感受到李世民的善意,也接纳了他的建议。

  诺真水之战的第二年四月,夷男派遣专使至长安,向李世民请罪。

  九月,夷男更是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他再一次派遣他的叔父出使长安,这次他带来了一份厚礼。

  夷男向李世民献马三千匹,貂皮三万张,还有一个玛瑙镜,以向唐请婚。

  李世民接受了夷男和好的请求。

  唐朝和薛延陀曾经有过蜜月时期。

  他对夷男的使者充满豪气地说:“延陀(夷男)本一部落俟斤,本我所立,始十余年,自算何如颉利之众,而侵我边疆。我才发甲骑,倾其部落。尔欲与我为冤,不过欲费我边境十羊五马耳。今见尔遣使谢罪,捨尔前过,情好如初。”

  但对于夷男的请婚,李世民并没有当场应允。

  也许,李世民心中也犯了嘀咕,夷男新败之后,这个请婚,到底有多大的诚意,或者说对李唐而言,有多大的意义?

  李世民召集大臣们讨论此次和夷男结亲之事。

  他先开诚布公地讲述了对待漠北薛延陀的政策以及可能的后果。

  “北狄代为寇乱,今延陀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二策。“

  李世民先是充满豪气地讲出决战之法。

  “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滌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

  李世民接着缓缓说出自己深思熟虑的第二条对策。

  “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即生子,即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

  房玄龄首先发话,“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当时已是贞观十六年,贞观盛世,早已声名在外,但当时宰相,依然认为户口数不及隋时一半,可见,唐朝的国力和人口数,并没有想象中的充盈和强盛。

  或者,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强化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多地想当然。

  显然,贞观之治,贞观盛世,相对于隋末而言,当然是君明臣贤,物阜民丰,但更大的可能,却是李世民光耀千古的武功,让后世足以高山仰止,再加上其不可复制的进谏纳谏之风,才成其一代神话。

  李世民成长于战时岁月,对下层民情,大有体会,他欣然接纳了房玄龄的意见,或者说这也是他本人的意见。

  和夷男的和亲,大体上让唐朝,解除了长年征战的烦忧,又有时间可以休养生息。

  李世民将这个决定通知了夷男。

  和漠北的霸主薛延陀联姻,这是政治上的大事,李世民同时通知了吐蕃和突厥。

  未来似乎变得美好。

  在大唐国内,即使是五尺童子,也都知道唐薛的联姻,当作一段佳话,传诵流转。

  这似乎是一场板上钉钉的结亲。

  夷男也这


相关章节: 第311章 路漫漫终回故土,夜茫茫再见太阳第312章 名重当世历万代,欲得后来已惘然第313章 罪或不实必欲死,战有袭扰终下之第314章 名为藩属终坐大,一山二虎难为雄第315章 有算对无算必胜,忠贞遇背叛不负第317章 一中二立三登场,西域自古皆我土第318章 焉耆虽小实为大,两国烽火起五城第319章 焉耆无罪当其冲,射匮虽强终覆亡第320章 一患虽去一患起,万国来朝万世风第321章 天命有在不可强,无悲无喜崩终南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