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周隋之际


推荐阅读: 超级赘婿在都市抗清失语者在霍格沃茨金陵走阴人天狱封仙录灾厄纪元:从章鱼到不可名状人在宇宙,浪到失联斗罗:轩辕大帝混沌长生诀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一颗龙珠吞入腹

  “子澄好计策呀!”

  听着外边山呼海啸的颂扬声,议事正厅内,杨广爽朗笑道。

  至少在他看来,崔澈这件事办得很漂亮。

  同僚们也纷纷上前称赞,崔澈带笑谦虚了几句,便与众人散去,各回厢房处置政务。

  此时的崔澈脸上已经不见了笑容,此前迷茫的问题,也已经有了答案。

  他希望能够堂堂正正接受贫苦百姓的赞扬,而不是门外在欢呼,而自己却在门内羞愧离去。

  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掌控权力。

  所谓国公的爵位也不再是崔澈的目标,他要走得更高、更远。

  上天让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并不是让他在宦海之中浑浑噩噩,总得有所作为,造福于民。

  认清了人生目标,崔澈在公务上更是认真细致,也越发勤勉。

  与此同时,长安城里也传来了最新消息,上月月底,奉命巡视巴蜀的奉车都尉于宣敏回朝,向杨坚建义在蜀地建立藩国,封赐子孙。

  杨坚以其言为善,于是任命第四子越王杨秀为益州大总管,改封蜀王。

  杨秀临行前,杨坚曾与皇后独孤伽罗密语:

  “秀儿难以善终,我若在,他尚且不敢反,我若去,必定手足相残。”

  但终究还是将杨秀送去了蜀地,相较于可能的手足相残,杨坚更在乎自己在世时对地方的控制。

  由于杨秀年仅九岁,不同于杨广自行征辟,杨秀的幕僚班底由杨坚一手组建,以兵部尚书元岩为益州总管府长史,辅佐杨秀治理蜀地二十四州。

  杨广听闻四弟镇蜀的消息,大感意外,此时还有时年十一岁的三弟秦王杨俊未获任命,按理说也该让杨俊去蜀地,而不是跳过他,选择了九岁的杨秀。

  这个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案,杨坚不久下令,废除东京六府,杨勇岳父元孝矩也在收拾行囊,准备应征回朝,而秦王杨俊,自然是要放置在河南。

  东京六府,起初由周武帝设置于相州邺城,统领北齐旧地,是区别于长安的另一套行政机构,后移置洛阳,便于就近操控。

  废除东京六府也是杨坚彰显自己不会迁都关东的决心。

  在此期间,杨广在崔澈的辅佐下,于山西之地推行惠政,大受士民赞誉,杨坚在长安听闻消息,特意下诏褒奖,赐束帛及御伞,以作鼓励。

  与此同时,修撰许久的《开皇律》终于颁布,于十一月中旬被送抵晋阳。

  《开皇律》摒弃了北周律法,以《北齐律》为蓝本,废除前代的鞭刑及枭首、辕裂等酷刑,定刑为死、流、徒、杖、笞五刑,设置了“议、减、赎、当”制度,为有罪的官员、权贵提供特权。

  ‘议’即八议,为八种人提供特别审判,并依法减轻罪责。

  平民百姓自然不属于八议之列,而是皇亲国戚(亲)、天子故旧(故)、品德出众(贤)、才能卓越(能)、功勋卓著(功)、高官权贵(贵)、勤恳任事(勤)、前朝贵胄(宾)。

  ‘减’指七品以上官员与八议人员犯罪,比照常人,罪减一等。

  ‘赎’即指九品以上官员犯罪,允许以钱赎罪,每一等刑罚都有相对应的赎金。

  ‘当’便是官当,官员犯罪至徒刑、流刑之人,可以用官品折抵徒、流刑罚。

  律法对权贵官员们自然是温情脉脉,对待犯罪的普通民众却是重拳出击。

  在崔澈的安排下,法吏们于并州各处闹市宣读律令,以警示百姓。

  本以为开皇元年就会在忙碌的充实中度过,哪知长安的杨坚又作妖了。

  去年杨坚登上相位,为了拉拢人心,放开了对佛、道等宗教的限制,而如今更是下令,听任黎民百姓出家为僧,官府不得阻拦。

  这也就罢了,又下令各地按人口出钱,营造庙宇、佛像。

  此时距离周武帝下令在关东禁绝佛道,也才过了五年时间。

  澈哥儿实在不想再刮穷鬼


相关章节: 070 击鼓鸣冤071 一喜一忧072 夸大成果073 如鱼得水074 惩治罪恶076 突厥消息077 南陈夺嫡078 同姓联结079 战事再起080 前线觅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