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宰相 第二百六十六章 开中法

第二百六十六章 开中法


推荐阅读: 高中日常进行时你们都想祸祸我谁家大佬在线发糖五爷又想静静了爱你如滴水穿石陨落的大仙叶枫苏启月赵莉滢唐皓笔趣阁女总裁的超级保镖前世今生之三生有幸秦凡姚芯至强纨绔逆袭许苏晴至强龙王

赵和没想到按照温元化粗野的相貌,竟然家中布置如此优雅。

赵和左顾右看的赞赏道:“大哥,你这个院子花费不少吧?”赵和现在与刚穿越的那时候不一样了,赵和现在也算个有钱人,在加上多出入大户人家,现在对楼台园林很有研究。

温元化听赵和这么说,笑着说道:“那里那里,都是一些小钱!哥哥的这个院子比那些盐商的院子可差了老远!”

扬州本地不产盐,但却是两淮盐业的集散地,在加上扬州繁华无比,从宋代开始就成了大盐商的居住地。现在扬州城内大小盐商足有上百户,负责全国六成以上的食盐销售,完全可以说得上富可敌国。

赵和对盐业十分感兴趣,他知道明代因为地方势力勾结朝中士大夫,所以盐税收不上来几个。万历年间因为有宦官帮助,所以每年大概能收上来二百万两左右。到了崇祯上台,依靠东林党铲除阉党后,一年的盐税更是降到了十几两的可笑局面。

赵和后世念得财经专业,所以对明清盐税有所了解,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探讨两淮盐政。

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策略,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国内日益安定。然而,北部边境由于蒙元残余势力不断试图南下,迫使明朝将大量军力囤驻于北部边境。同时,受限于南北经济及物产产出的不平衡情况影响,边镇军需需求量巨大,但供给严重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明朝创立了开粮纳中的制度,即由户部利用食盐的专卖权,根据边境战备粮储物资的盈缺情况,对商人进行招标,往边镇输送军需物资,然后按实际输送情况支付同等值数量的官盐盐引,使商人获得官盐并合法销售。这就是明朝初年稳定边疆建设的“开中法”。

通过“开中法”明朝有效的保证了边镇地区戍守军队的军需供应,同时也降低了国家财政的支出,并以此带动了原有的官方垄断食盐销售的模式转变为官商并用的模式,有效带动了食盐交易市场的活性。

更有甚者,在通过“开中法”获利的部分商人,为获取更高的盐引利润,开始尝试自筹资金,主动招募劳力前往边镇拓边垦殖建筑商屯。

随着盐引吸引商屯的出现,边地军粮价格渐趋于与内地相差无几,边镇地区的市场也随之繁荣了起来,这更是吸引了大量人员前往边镇定居。同时,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蒙古势力的掠夺,商屯自发修筑各种防御设施,在无形中将明朝长城以北的防御体系整体向北推进,有效的提升了明朝北部防御体系的功能和辐射范围。

但自强力皇帝朱元璋、朱棣父子死后,开中法在明朝权贵及各方利益集团的眼中已然成为了他们权力寻租的目标。

成化、弘治年间,由于私盐盛行,权贵等又随意向皇帝奏讨占窝、垄断开中,造成盐引的派发量大大超出了盐业的产能允许范围,这迫使大量边地商人空有盐引,却无盐可领,只能在盐场等待新盐的产出,有的需要等待守支数十年的情况出现,这极大的打击了边商输粮支边的热情,导致开中法的执行变得举步维艰,很难再像洪武、永乐年间那般良好运行。明嘉靖十三年,户部给事中管怀里总结了开中法被破坏的危害。

开中法已然崩坏,明朝盐政收入受到极大影响。为了保证盐业的收入,明朝并未从根源上解决开中法出现的问题,反而选择了本末倒置的折色法,妄图挽救日益窘困的财政问题。

明弘治五年,时任孝宗皇帝户部尚书的叶淇提出了纳银领取盐引的办法,即“折色法”。从此规定商人们以后不需再将军需运往边镇,只要向国库缴纳银两,就可获取盐引。

虽然,明朝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年之内就为国库增加了百万两白银的收入。但是,叶淇对盐政的改革,彻底的改变了明朝初年开中法“盐政边政相结合”的国家军事战略方针,取而代之的是以食盐专卖为获取财政收入的直接手段。

这种短视的做法只看到了眼前的财政利益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一章 赵惟第二百六十二章 求庇护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惹不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远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扬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盐帮第二百六十八章 宴席第二百六十九章 想吃臭豆腐第二百七十章 无耻第二百七十一章 帮忙

也许你还喜欢: 大宰相txt下载一品大宰相书本网大宰相有限无敌入关新美洲大丞相小说大宰相 人间合格穿越红楼之王家少年大宰相司马懿穿越红楼之我为帝三国之韩家二公子 123郑王天下大宰相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小说大宰相有限无敌博看我在古代奔小康大宰相电视剧重生红楼之林家侯大宰相埃尔坦清朝十大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