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满级考古大师 第四十八章 168号墓

第四十八章 168号墓


推荐阅读: 本王姓王天命阴阳师重生后才发现我有青梅道极圣止于月光毁容之后我成了巨星从港综开始浪迹诸天简简单单练个武我在惊悚直播里靠整活封神人在苦境,浪到失联遮仙武神霍格沃兹魔法之旅

“边长1.5厘米,高0.7厘米,通高1.4厘米。”
“印章暂定名,司薄之印。”
随着林雅的纪录归档,这枚司薄之印,成为了m-105号墓葬的最后一样出土物。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棺椁里里外外都被清理了一遍后,再没有发现其他的随葬品了。
只收获了一些腐烂的织物,以及一些墓主人的骨头碎片。
倒是第一天清理时发现的墓主人牙齿,被送到专业的检验机构鉴定后,得到了墓主人的死亡年龄。
这位墓主人确实和大家猜测的那样,非常年轻。
根据齿龄判断,这位墓主人的年龄在16-18岁,用英年早逝来形容都有点不太合适了。
不过根据墓坑的大小和形制判断,这位墓主人生前应该是已经结婚了,所以哪怕紧张施工,也挖了个双人墓出来。
就是他那位可能是刚迎娶的新娘,并没有为他守寡,后来应该是又改嫁了。
至此,陈翰和孔建文的所有猜测就基本上都对上了。
这位墓主人的身世应该是比较凄惨的。
作为西汉荆州贵族老司家的最后一位家主。
不但英年早逝,而且还没有留下后代,所以带着家传宝剑下葬。
更让人遗憾的是,陈翰他们接下来又大量的翻阅了荆州这边的历史文献,从西汉末年一直追溯到了汉武帝末年。
六个人足足翻了三天三夜,硬是没有找到任何和“司薄”有关的记载。
虽然华夏的历史记录,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最详细的了。
但是想要找寻到每一个墓主人的记载,也是不太现实的。
这位“司薄”去世的时候太年轻,本身可能也没有什么官职,虽然是小贵族,但是承袭的爵位估计也没多高。
如此一位人物,想要在史书上留名不太现实。
而且西汉时期还没有县志,想要弄清楚这样一位西汉时期小贵族的生平,太难了。
花了三天时间,没有找到任何资料后,陈翰他们很快就放弃了继续寻找墓主人生平的想法。
虽然两千年岁月之后,他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可至少还有一块印章,一把宝剑,替他证明,自己曾来过这个世界。
......
虽然放弃了研究这位墓主人的生平,但是该撰写的报告还是少不了的。
从整个发掘的过程,到每一个出土物的情况介绍,以及拍照取样,还有详细的研究数据……
“湖北荆州凤凰山105号汉墓发掘简报”
光是这份简报的撰写,就要花费陈翰他们不少功夫了。
陈翰他们这个小组埋头开始忙起了收尾的发掘简报纪录工作。
孔建文这位带队大佬可没工夫继续陪着他们。
随着凤凰山这边的汉墓群勘探工作越来越清晰后。
为了配合军方的基建工程,湖北考古所和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开始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
凤凰山范围的整一片工地上,足足有十几个墓坑都处于正在发掘的状态。
并且后头还有十多个墓坑随时等待发掘。
根据和基建队的商讨确定,这次这座多达一百五十座墓以上的墓葬群,至少有三十五个墓葬,需要保护性发掘。
从荆州城内聘请来的挖掘工人足足有上百人,整个工地都是一副大干特干,热火朝天的景象。
孔建文自然也不能闲着。
在指导完陈翰他们开棺后,他便又立马投入了社科院考古所的其他墓葬发掘工作中。
在凤凰山的中部偏东南处,有三座紧邻并列的墓葬,分别被标记为167号墓、168号墓和169号墓。
其中,167号和169号都是两座比较小型的竖穴土坑墓,根据规模判断,应该也就只是个普通的小墓葬。
但是168号不同。
根据前期的探勘发现,这座墓虽然同为竖穴土坑墓,但是是带有墓道的!
而且墓口东西长超过六米,南北宽也超过了4.5米。
长六米,宽将近五米,这可不算是一个小墓坑了。
陈翰他们那个小组发掘的105号墓,墓主人已经是个小贵族了,但是墓坑大小也就长3.9米,宽1.9米!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三章 还真是英年早逝啊!第四十四章 华夏青铜铸造工艺之极—秦剑!第四十五章 家传之宝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 (求追读!!)第四十七章 此司薄非彼司薄第四十九章 掀起你的椁盖板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达天下!第五十一章 它们既年轻又古老第五十二章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第五十三章 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