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满级考古大师 第五十二章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第五十二章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推荐阅读: 本王姓王天命阴阳师重生后才发现我有青梅道极圣止于月光毁容之后我成了巨星从港综开始浪迹诸天简简单单练个武我在惊悚直播里靠整活封神人在苦境,浪到失联遮仙武神霍格沃兹魔法之旅

感慨归感慨,正事却是不能耽误的。
陈翰在短暂的胡思乱想了一下后,很快就又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发掘工作之中。
这次新发掘的m-168号墓,陪葬品实在是太丰富了!
虽然和王陵肯定是不能比的,但是比起寻常的西汉墓葬,那绝对算的上是“厚葬”了。
陈翰他们负责清理的边箱,光是清理上层的漆器,估计就要花费至少半个月的时间。
最先被清理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漆木耳杯和盘子。
这两种器物被放在了边箱的最上层,而且数量非常多,杯子一共一百个,盘子二十六个。
“这估计是墓主人用来宴请宾客的用具吧?”
陈翰随意的拿起了一个已经清理好了的耳杯,细细观看。
耳杯,又称“羽觞”,其实就是一种酒杯。
耳杯的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和现代的杯子样式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现代的杯子都很深,耳杯则很浅,更像是一个盆子。
这是因为在古代,特别是战国到秦汉时期,脚高杯深的酒杯,叫做“爵”。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只是这玩意在商周时期是礼器的一种,非诸侯和天子不可用。
就算到了西汉时期,爵也一样是至少列侯以上的贵族才能用的高规格礼器。
普通人和中小贵族,只能用浅腹的耳杯。
这是中华文化中礼的一环,绝对是不能逾越的。
比起“爵”,耳杯用起来实际上还更加方便一点。
随耳杯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些漆勺。
西汉贵族们饮酒时,便是先让侍女们用这些漆勺,将美酒酌入耳杯之中,然后再以双手执耳杯,一口饮下。
倒是也很爽快舒坦。
就在陈翰为这些清理出来的耳杯做保护措施的时候。
正在他旁边,继续从棺椁内提取漆器的苏飒,突然惊呼道:
“陈师弟,你看!”
“这两个耳杯明显比其他的更加精美啊!”
陈翰闻声看了过去。
只见苏飒正利用水的浮力,以及借助托盘的力量,小心翼翼的将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漆木耳杯缓缓托起。
随着她托起的动作,两个颜色非常艳丽好看的耳杯,缓缓从椁室的积水中显露了出来。
“咦,确实啊!”陈翰两步并作一步,唰的一下就凑上前去,双眼直愣愣的看着苏飒手上的托盘。
这两个耳杯确实有些特别!
虽然它们的形状和其他耳杯基本一致,大小也一样。
但是其他的耳杯大多都是简单的外黑内红的涂漆。
苏飒手上的这两个耳杯却在双耳及口沿内外,均用红漆绘上了一些几何纹饰。
而且内底还用红漆绘上了三只灵动的胖鱼,中间还有一个四叶纹点缀。
并且还用金色和黄色的漆够了出了鱼的外形和鱼鳞的花纹。
整个耳杯色彩和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和其他普通耳杯的差别,就像是一个纯白色瓷器,和一个画满彩绘的瓷器之间的差别一样明显。
让人看一眼就挪不开眼神了。
只是,当这两只耳杯从水中被捞出来后,接触到了空气,鲜艳的彩绘已经开始渐渐暗淡脱落了。
还好,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国内的漆器修复水平已经很高超了。
一点颜色氧化的问题,文物修复专家轻松就能解决的。
当然,为了防止出水漆器的进一步收缩、变形和开裂,陈翰与苏飒也顾不上继续欣赏了。
漆器本身其实是很难损坏的。
漆器在制作时,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非常坚固耐用,理论上可以保证上万年不坏。
但是吧,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
俗话说的好,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这话指的就是漆器。
这次m-168号墓的漆器之所以大部分保存情况都很好,就是因为这些漆器长期都浸泡在水里,吸饱了水分。
但是出了水可就不一样了。
温度的不同,湿度的变化,都会使得这些吸满水的漆器开始脱水干燥。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七章 此司薄非彼司薄第四十八章 168号墓第四十九章 掀起你的椁盖板第五十章 巴蜀之商,通达天下!第五十一章 它们既年轻又古老第五十三章 科普工作任重道远第五十四章 组织上决定了,这事就交给你了。第五十五章 考古界的小亮老师?第五十六章 无氧才是保存尸体的第一要素第五十七章 开盲盒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