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傲骨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推荐阅读: 纷乱九天乡间灵异录农门稻花香显耀大唐岁岁安宁又逢,江南烟雨时软娇柔重生她是美飒大佬恋爱要在模拟后日光木叶许你一世烟雨出狱当天,女神拉着我领证冒牌运灵师

苦等了一上午,却是这般结果,不免令人有些感到丧气。但丧气归丧气,等候的众人却也不敢流露出不满之色,只能选择悻悻离去。
离府的一行人中,心境最为平和的,怕是要数郑肃郑宇父子了————郑肃见惯了人情冷暖,早就习以为常;郑宇则是因为那一贯的冷静,这样的事情还激不起他的心中波澜。
自始至终,郑安世居然未在拜谒者跟前公开露上一面,让郑宇更加证实了他自昨夜便有了的想法————这位荥阳郑氏的掌族人,不出意外应该是那种传统高门士族的代表。重出身,重门第,重名望,谈笑有高门,往来少寒庶!
整个上午,郑宇并不仅坐在那里枯等,而是冷静地将偏厅里的人观察了一遍。从各人的言行举止,和厅里人谈论过程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他基本可以确定————那些被郑安世召见的人,多与宗系关系较密切。
身为一族之长,最紧要的应是不分亲疏、处事公正,惟如此才能服众,才能聚拢人心。而这位郑氏族长,显然是算不得一个成功的掌族人。
随着前隋和本朝科举日渐盛行,寒门学子鱼跃龙门一朝而贵的先例比比皆是,两晋以来的传统士族时代实际已告土崩瓦解,本朝依然风光无限的各大士族无不是门第和才学并重,荥阳郑氏的这位族长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
相形之下,同样出身宗系长房的礼部侍郎郑中明就要开明的多,只可惜他并不是家中嫡长.
…………
…………
从郡公府出来,郑肃三父子驱车行走在荥阳城内最宽阔的一条主街道上。时近中秋,阳光已不显得那么灼热,在它照耀下,路人都变得有些懒洋洋的,赶路的步伐慢了许多。
昨日里进城匆忙,今日又起得太早,直到此时,郑宇才有暇观览一下这座中州名城。
荥阳虽不如长安那般雄伟壮观,但城中的布局却也别有自己的一番特色。其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便是坊市与居民区之间的界分并不如其他城池那么清晰这,这或许是因为荥阳地处水陆枢纽,商业特别繁华的缘故。
一路街道之上仍有坊栏相阻隔,但每行不多远便有墙门可以进出。透过这些墙门,可以看到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的货物,更能听到各种希奇古怪的方音蕃语,让人不禁感受到一阵繁盛之气。
根据郑肃的介绍,这些星如棋布的坊市,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属于郑氏的产业。每年仅房租收入一项,便能达到一个令人瞠目的地步。其余的土地屋产也是无数。
也难怪李氏昨日会有所抱怨————郑氏宗系有如此之族产,居然会铿啬于招待那些可能是自千里之外赶来参祭的旁支子弟,只是因为对方官爵低微。未免,让人有些齿寒……
回到别院用了饭后,下午时郑肃没有继续前去郡公府,而是带着两个儿子去拜谒了一位郑氏元老。
这是一座清幽娴静的大院,两边粗大的槐杨树遮挡着阳光,在覆出大片绿荫的同时,也漏下三两斑调皮的阳光。
递送名帖,奉上拜礼之后,没过多久门房便引着郑肃父子循着青石铺就的便道,来到一座幽雅的静舍之前。
“老太爷正与客人对奕,尊客请稍等!”门房放低了声音,恭谦有礼地说道。
“不妨!”郑肃谨慎地点了点头。
门房离去之后,约莫等了盏茶的工夫,静舍内传出了声音。
“都进来吧!”
整理了一下衣冠后,郑肃领着两子缓步走入房内。静舍内物事廖廖,两名老者隔桌案相对盘席而坐,内中一人七旬开外,相貌肃然古朴,须发全白,有鸿儒之风。另一人则约在六旬岁上下,相貌清雅隐逸。
待郑肃父子见礼过后,那名七旬老者也没有起身,微笑说道:“承道,上次你来荥阳,似乎还是在六年之前。这一晃,你也是人入中年了。”
“未能时常前来拜谒受教,还请伯父见罪!”郑肃恭恭敬敬地又行了一礼。
这位七旬老者名郑至德,虽然只是出身宗系三房,但早年曾官至吏部尚书,在朝中甚有清名。十数年前致


相关章节: 第二十三章 偶遇(一)第二十四章 偶遇(二)第二十五章 父子 兄弟第二十六章 起程第二十七章 初至荥阳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 貌似故人 (第二更,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风云际会(3000字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郑氏宗祭第三十三章 宗祭风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