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傲骨 第三十七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

第三十七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


推荐阅读: 纷乱九天乡间灵异录农门稻花香显耀大唐岁岁安宁又逢,江南烟雨时软娇柔重生她是美飒大佬恋爱要在模拟后日光木叶许你一世烟雨出狱当天,女神拉着我领证冒牌运灵师

“先生既我之友,亦我之师,请受我一拜!”
偌大的祭场之内,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李景谌的话语虽已落定,但于在场众人而言却是余音绕耳,甚至感觉越发响亮清晰起来,直至震聋发匮的地步。
更让人震惊的,却是那躬身的一礼。这并不是那种客套性的礼数,而是标准的敬师之礼。能受得皇子亲王如此礼数者,举朝野上下,怕是也难寻出几人来。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吃惊的……
谁能想到,临淄王殿下口中的师友,竟然是一个年仅二十余岁、毫无才名、若说有些名气也仅仅是因为沦为世人笑柄之名、不久之前还正要被逐出宗谱的————
郑氏旁支年轻子弟!
这未免……也太过戏剧化了。
郑中明是最先回过神来的人,由于曾见识过那年轻人的学识才思,他心中虽然也非常震惊,但接受起来毕竟要比其他人容易些。按捺住心中的震荡,礼部侍郎迅速思索起这突来的状况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临淄王殿下绝不会拿自己的身份名望来开玩笑,那就只能说明————那个冷静从容、处变不惊的年轻人,所拥有的才学远远超出自己所估量的程度,甚至于能达到让二皇子抛却身份,如此以礼相待。
礼部侍郎甚至有一种感觉,临淄王殿下不远数百里从汾州赶来荥阳,怕就是专程为了这个险些被革谱去族的旁支族侄。所谓的“参礼郑氏百年大祭”,反倒可能只是个借口。
不过,今日的这件事,对于暮气沉沉的荥阳郑氏宗系而言,虽然是一个挑战,却未必不能成为机遇。
另一个很快恢复冷静之人,却是太常寺少卿楚居道。眼前的事实,无疑也令他惊疑到极点,但隐忍沉稳的性格让他丝毫没有将内心的思绪形露于外。
便在刚才那短短的不到两盏茶的时间里,那个由他亲眼看着长大、并险些成为他“女婿”的年轻人,完完全全地颠覆了他心中的认知。
这还是那个热血冲动、缺少心机、厌文好武的郑家子么?
有才学算不得如何,世间有才学之人数不胜数,能出人投地却寥寥无几。但不久前的那场辩论交锋之中,这年轻人既能冷静如隔岸观火般地隐忍不发,也能够势如雷霆般地予敌致命一击。这份心机和性情,才是真正让人恻目的。
此番的荥阳之行,太常寺少卿对自己这位“世侄”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波澜迭起的转变过程————初抵荥阳时的稍有兴味;到认为对方本性未移后的不以为然;再到此刻的震惊疑惑……
如果不是那面庞体态熟悉到极点,太常寺少卿甚至怀疑,眼前的年轻人,是不是由他人假扮而来。
短短的五年多时间,一个人居然能转变到这种几近翻天覆地的程度?!!
恢复了冷静之后,太常寺少卿自心底地产生了一丝丝寒意————当年的那件事,怕是还没有结束……
场中最尴尬之人,却是非朱阳郡公郑安世莫属。
临淄王殿下礼敬之人,居然是他先要开革出族、同时又将他辩驳得几近无言的那个旁支子弟。亏他自己先前还特意询问着“师友”究竟是谁?
在祭台的一角处,族长公子郑义明脸上青白一片,眼中流露既嫉且恨的目光。
这原本该是他泄愤的机会,却怎么成了那个下贱的旁支子扬名的场所了?
…………
便在这众多无限复杂的目光注视之下,郑宇长身向李景谌深深还了一礼,言语恭敬回道:“怎敢当殿下之礼,折煞下民了!”
“先生快快请起!”李景谌连忙托起郑宇。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对方言语礼数虽然显得很恭敬,却是缺乏那么一股热度。全然不似其他人在知道他的真正身份时,显得那般激动和受宠若惊。
或许,这就是对方清冷的性情使然。想及此,二皇子心中也自坦然了。
“当日一别后,想及再无法聆听先生赐教,景谌心中极是遗憾。不想还能有此机会蒙面,实在承天之幸。”李景谌目光炽热,热情非常地说道,“宗祭大典之后,务请先


相关章节: 第三十二章 郑氏宗祭第三十三章 宗祭风云第三十四章 我不服第三十五章 (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交谈 交心?第三十九章 祭后余波第四十章 祭后余波(二)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