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宋国崛起


推荐阅读: 落雪之战大明守村人遇到梦木叶的五属性忍者全民领主:两座凤凰城斗罗:地狱开局,求娶比比东浅评水浒传逍风决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神隐山海经文娱,我真的只会一点点

  冠冕染色,玄表纁里,外裱的细麻布染成黑色,内衬是浅红色的细藤编身,做工还是颇为考究的。

  冠冕之上四平八稳地端立着冕版,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圆后方,后高前倾,相差一寸之高。冕版上垂挂着五彩的丝带,世人称之为“玉藻”,玉藻上悬着赤、白、青、黄、黑的五色玉珠,此所谓“旒”。

  宋公的玉藻有九寸长,每支玉藻上有旒九颗。这实际上彰显了他身份的高贵。按周礼,天子、公、侯伯、子男分别穿戴十二、九、六、三寸的玉藻,旒分别悬挂十二、九、六、三颗。

  冕版左右两侧还有黄色的丝绵球,有黈纩、充耳之称谓,目的是用来止听。

  只要宋公稍稍一动身,这些丝绵球、珠玉就晃晃悠悠,这些玩意除了把戴冠冕的人搞晕,炫耀自己爵位以外,最本初的用途,是规范君主的内心世界。

  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就曾经曰过:“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周公搞这套帽子,就是要告诫后人,地位越高,心怀就要越广,表彰部下的品德,宽宥他们的罪过。充耳不闻的成语一开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几千年以讹传讹,到新华字典里,用法就截然不同了。

  宋公的服饰,上衣下裳。衣服有里外两件,内衬是一件白色的单衣,外面是一件黑色的绸衣,一直延申到膝盖。

  下身的裳说白了就是两块布用玉带扎在腰间,前面那块布叫前裳,后面的叫后裳,前裳三幅长,后裳四幅,幅是长度单位,等于二尺二寸。

  上衣黑色,下裳是浅红色。之所以这么喜欢这两种颜色,是因为上古君子认为,黑色,也就是玄色代表天,浅红色,亦即纁色,代表大地。也正是因为黑色有如此特别的象征,大家都把燕子成为玄鸟,地位尊崇,殷商之人更是自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宋公的长衣上绘制着张牙舞爪、遨游于云雾之中的龙纹,身后的管理身上则画着粉、小米等吃食。

  天子穿日月之衣,是因为日月普照天地,至高无上;诸侯中爵位尊崇者衣龙衮,是为了告诫诸侯,龙变化无端,诸侯要根据封地,因地制宜地治理百姓;弱鸡诸侯身着黼黻,因为黼黻能断善恶之人;大夫加粉米,不是说他们是吃货,而是小米给养万民,粉白璧无瑕疵,警示大夫们要记住自己的使命,谨守自己的操行,为国君抚养庶民;士衣藻火,藻代表士子的文采,故而有辞藻之称,火取炎上,告诉贵族们要为自己的领导,焕发光与热。

  宋公脚底的鞋子,用皮葛作鞋面,鞋底有两层,一层麻布,一层木头,双层设计可以防止泥泞沾染。诸侯和天子的鞋面是红色的,所以又叫赤舄;管理是士大夫,穿白鞋,公子卬无官无职,黑色。

  宋公前呼后拥地进入太庙,双膝下跪,巫祝们把祭祀过的铠甲和兵刃佩戴在他的身上。

  “迎神、迎社!”在首席巫祝——太祝的祷告中,宋公闭上双目,口中祈祷。

  “受脤!”祭祀用的三牺五牲被牵上祭台,宋公回到千军之前,举起沉重的钺宰杀祭品,祝派人把祭品的血收集起来,细细涂敷在神主牌位、自己的武器和阵战的军鼓之上。

  祭品的肉被割下来,在釜中焯水,割成碎肉,分给军中卿大夫级别的人物。

  “此番破敌必矣。”宋公大声鼓舞他的军队,“出征!兵发楚丘城!”

  繁复的出师礼总算结束,军队鱼贯而出,沿着大道缓缓而行。

  耳畔回响着长矛的金戈之声,驷马的嘶鸣,士卒的私语,远处是一马平川的旷野,长风推着漫天的积云滚滚向前。

  “初阳兄,再坚持不久,我就要荡平反逆,带着举国的精锐来为长丘城解围。”管理默默地念叨,初阳,是长丘城家司马,田伯光的字。此刻,管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八十三章 阳谋第二百八十四章 蒙氏第五十三章 罪己(重写)第五十四章 鏖战(重写版)第五十五章 军祭(重写版)第五十七章 说服(重写版)第五十八章 联手(重写版)第五十九章 谨慎(重写版)第六十章 沙盘(重写版)第六十一章 兵临城下(重写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