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五代十国往事 第139章 董昌称帝3

第139章 董昌称帝3


推荐阅读: 开局百万年魂环海贼之弹簧果实逆天符皇退圈后我靠破案爆红农门药香:山里猎户撩妻忙天罗洪荒界财阀小娇妻:顾少宠我,我超甜!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穿成天才炮灰他小姨妈皇帝与臣妻连上淘宝后我带领全家暴富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进入倒计时了。
董昌的部将也纷纷倒戈投降,钱镠进抵越州城下。
董昌想用糖衣炮弹来腐化钱镠部众,拿出大量金玉丝帛来贿赂攻城士卒。没想到适得其反,钱镠部队人人奋勇、个个当先,“昌军大溃”。
于是,董昌宣布撤去帝号,恢复节度使身份。不知该看做是他的天真,还是他的无耻。
当前的形式(杨行密插手)不允许越州陷入持久战,否则巨大的战争消耗和为此而付出的政治成本(昭宗赦免)是钱镠无法承担的,充满变数的时间成本更是将风险指数无限放大。越州之战,务必速战速决。
前敌总指挥顾全武深知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没
有做长期围困的打算,扑到越州之后就组织全面地总攻:顾全武等攻五云门;王球攻申光门;陈章攻关子门;许再思攻昌安门;骆团攻迎恩门。
没有佯攻、助攻,所有方向都是主攻方向。
就在越州攻坚战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后方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苏州,丢了!
在杨行密咄咄逼人的态势下,苏州的一员将领卖主求荣,生擒了忠于钱镠的苏州刺史成及,向杨行密献城投降。
苏州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对杭州构成巨大威胁。钱镠紧急调派越州前线的顾全武,命他回杭州布防,防备杨行密的掏心战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顾全武没有执行这道命令,而是回信通告前线局势,并为钱镠分析利害,指出攻克越州只在旦夕之间,此时撤兵将前功尽弃。最后,顾全武给出建议,要与时间赛跑,先拿下越州,再收复苏州。
前功尽弃,这是钱镠无法承担的损失。只能赌一把了。钱镠批准了顾全武的计划。
顾全武加大了攻击力度。
困兽之斗,董昌昏招迭出。
董昌有位侄子,名叫董真,此人宽厚仁慈,颇得民心,并且治军得当,钱镠手下悍将顾全武与之对阵,竟然不分伯仲。董真手下一位叫剌羽的小将与之不合,便向董昌进献谗言,说董真阴谋夺权叛乱,于是董昌不加审问便将董真杀害。
董真含冤而死,寒了众将的心,更断送了大家的希望,于是董昌的手下们更加离心离德,不再为他卖命。
除此之外,董昌继续搜刮民脂民膏,设立“人头税”,所有人必须交税,妇女们的簪环首饰也必须全部上缴,赤裸裸地抢劫,无所不用其极。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董昌削减军队口粮,并且要用这些粮食贿赂顾全武的部队(又减战粮欲犒外军)。于是,部队发生哗变,纷纷倒戈,交出外城,回攻董昌。董昌被迫退入内城。
顾全武派骆团入城劝降,骗董昌说接到了朝廷诏书,批准董昌退休返乡,安度晚年。
事已至此,留给董昌的选择并不多。董昌投降了。
在押解回杭州的路上,顾全武将董昌斩首,尸体丢入西江,人头送往京师报功;董昌全族被诛杀,其伪大臣等百余人也全被处决;董昌的祖坟被刨,先人遗骸遭挫骨扬灰。
越州城里被缴获的粮食有三百万斛,金币五百余帑。
董昌被平定后,湖州刺史李师悦也走到了人生尽头。他之前向朝廷请求一个节度使的位置,朝廷制授其为“忠国军节度使”,送符节的使臣行至半路,李师悦突发疾病,眼看就要撒手人寰,却仍坚持挣扎,迟迟不肯咽气。家人派快马打探消息,回报说使臣已经走到芜湖了,弥留之际的李师悦这才欣慰地点点头,带着微笑,闭上了眼睛(闻之喜,不及拜命而卒)。
李师悦死后,其子李继徽袭位。只因李师悦助纣为虐,李继徽惶恐不安,于是打算向淮南杨行密献城投降,部将沈攸则表示反对。二人集合了手下将士,说愿意跟李继徽投淮南的,站在西边,愿意跟沈攸投钱镠的,站在东边,投票结果是“居东者十得其九”。
李继徽更加惶恐,于是连夜逃奔,沈攸携众归附钱镠。钱镠亲率大军,接管湖州,俘虏李继徽家属二百余人,任命大将高彦为湖州制置使、湖州刺


相关章节: 第134章 谁主淮南第135章 联合杀猪第136章 董昌发迹第137章 董昌称帝1第138章 董昌称帝2第140章 河中遗产争夺案第141章 最后的稻草第142章 三镇犯阙第143章 幸石门第144章 错失良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