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实话三国 五八 图荆州计夺智取 宴铜雀武争文荟 二

五八 图荆州计夺智取 宴铜雀武争文荟 二


推荐阅读: 轩辕剑之神魔降世恶毒后娘:带着商场养崽崽入魔后我竟然变成了团宠醉心集旅行青蛙之开局获得神级天赋大小姐和小弟明日方舟之重构大明滕皇云龙城逆天龙主!剑星九重天翎之向往

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这篇坦露心胸,发自肺腑的即席演讲,就是曹操遗留下来的著名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自己少年时的志向及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功绩,是他亲身经历乃至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的真实写照。
第二部分用贤人志士的典故,说明自己既无野心又不让权的苦心,即明本志。“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实实在在的话,是除了曹操不能说出的,满怀自尊、自负之意,也说明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如果没有曹操的拥戴,汉家王朝恐怕早已四分五裂了,曹操在维持汉末国家局部统一当中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又以“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的事迹来自省,表示要学习前贤的高风亮节,居功不傲。虽然自己有“荡平天下”的重要功绩.但封兼四县的邑土却受之有愧。因而他准备要让出三县的封地,以表明意向,消除众舆论的攻击之势,显示出成熟灵活的政治手腕,给人以谦恭礼让的印象。
让县这一举动在政治上为曹操赢得了许多赞誉。
这篇文章直率洒脱、大义凛然。
全文结构安排井然有序,前半部分侧重叙事,后半部分侧重“明志”。
作者善用典故,用齐桓、晋文说明自己会“尊王攘夷”;用乐毅、蒙恬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用介推、申胥说明自己的高风亮节;用周公的《金滕》之书阐明自己的良苦用心,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表现了曹操利落而坚定的性格以及处世原则。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
在语言上,全文直白自然,清峻通脱,毫无雕饰之迹,被后人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正是曹操“外定武功,内修文学”,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网罗了一大批卷入极度动荡旋涡的文人才子


相关章节: 五五 连环计周瑜大捷 赤壁战曹操惨败 二五六 救战俘蒋干治闽中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一五六救战俘蒋干治闽中 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二五七 孙权败退南徐城 刘备占据荆州地 一五七 孙权败退南徐城 刘备占据荆州地 二五八 图荆州计夺智取 宴铜雀武争文荟 一五九 孙权厚葬周公瑾 刘备重用庞士元 一五九 孙权厚葬周公瑾 刘备重用庞士元 二六十 曹操崇武释兵法 马超骁勇杨威名 一六十 曹操崇武释兵法 马超骁勇杨威名 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