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傲骨 第十章 考较(求收藏、推荐)

第十章 考较(求收藏、推荐)


推荐阅读: 纷乱九天乡间灵异录农门稻花香显耀大唐岁岁安宁又逢,江南烟雨时软娇柔重生她是美飒大佬恋爱要在模拟后日光木叶许你一世烟雨出狱当天,女神拉着我领证冒牌运灵师

待到语收话停,书房内竟是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解得好,解得妙……”片刻之后,会过神来的郑中明才轻轻抚掌,赞叹说道,“贤侄,你之所解,多有发前人之所未见,实在令我耳目一新。”
前后不足半盏茶的工夫,礼部侍郎对郑宇的称呼就变了一变,熟络了不少。
再一次轻叹后,郑中明转头对远房族弟说道,“承道,你我都于《论语》浸浮数十年,许多见地竟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得不感叹岁月催人老啊。有此一子,承道此生当无撼矣……”
“大人谬赞了!”郑肃的心中也有些激动,但却谨守着礼数,称谦道。
礼部侍郎再一次打量起眼前这个按照外界风评,只能用“粗鄙无知、玩劣不堪”来形容的年轻人,心中的诧异更盛。事实上,在真正见着面之前,他并不相信那篇解注是出自这个远房族侄之手。所以肯屈尊接见,不过是碍不过既是同族又是同年(同榜录取)的郑肃再三登门相求,又惊讶于解注的新颖立意,才给了这么一个机会。
原本他是想以考较的方式,让这对父子知难而退,不要前来纠缠不清,未曾料到居然得到了这么一个诧异。到此刻,他已经不怎么怀疑那篇解注的出处————眼前的年轻人适才作的那番解说,比之抄录在文纸上的内容要详尽许多,而且连贯通畅,举一反三。而适才所问的问题,不过是郑侍郎随意抽取的一句,基本不存在投机的可能。
不过,相比起解注的内容,礼部侍郎更为在意的却是那年轻人从容自若的神态气度————见贵而不卑,遇事而不躁,闻喜而不骄。
这样的气度,礼部侍郎在许多真正的世家子弟身上,也是很少看到的。在这一刻,他倒有些诧异了,虽说岁月催人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非妄言。五年前,在这年轻人身上发生的那件事,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依着这样从容的性子,这年轻人怎么会被传得那么不堪?或许,那件事的背后,还另有玄机吧……
与此同时,郑侍郎心中也更添几分好奇,想看看这年轻人还有没有其他让人惊奇的地方:“贤侄经书研习得甚深,却不知诗赋一道上,是否精通?”
春闱进士考,以经文为第一道门槛,而后还有诗、文、赋之试,加上数道对策。
事实上,由于本朝诗风极盛,文人聚会言必谈诗,每有诗坛佳作面世,则必众口传唱,那知名的诗人,更被视做文坛之俊。所以,科举选试之时,诗赋一道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礼部侍郎询问郑宇是否精通诗赋一道,倒也在情理之中。
“有所涉猎,不敢言精通!”
“恩……”年轻人这不卑不亢的回答,让礼部侍郎轻点了点头。略一思索后,他出了一题,“如今时已入秋,百物渐凋。你能否以秋为题,做一应景之诗?”
本以为经文解注已经是全部的考较,陡然听到礼部侍郎居然又考起诗赋来,郑肃也不禁失去了一贯的沉稳,欲言又止,只能将关切的目光投在长子身上。
内间里,那位华服青年也是一脸凝注,侧耳做倾听状。
冷静地分析了这道诗题背后的隐藏之意,再联系到路上父亲对礼部侍郎情况的介绍,郑宇略一思索,点头说道:“已得一诗,还请大人指教。”
浑然没有料到这年轻人有如此急才,礼部侍郎饶有兴致地说道,“可诵来一听……”
郑肃的心中却是一紧。他自己虽然不擅诗赋,却也清楚此道不但讲究文字功底,更重于意境。匆忙之间,怕是赋不出什么有意境的佳作来。若长子所吟的是一篇粗俗的劣作,非但无法成事,更可能引起礼部侍郎的不满。
如此一来,求取拔解名额之事定然付诸流水。
便在这兴味和紧张混杂的气氛中,郑宇平静地提了个要求:“大人,可否借笔墨一用?”
“哦~~?”郑中明轻噫一声,而后笑着指了指身旁的书案说道,“笔墨纸砚皆备,尽可一用!”
“谢大人!”郑宇轻施一礼,缓缓地走上前去,提笔蘸墨,就


相关章节: 第五章 绝代风华(求收藏)第六章 惊才(求收藏,推荐)第七章(第二更,求收藏,推荐)第八章 前程如何(求收藏、推荐)第九章 礼部侍郎(求收藏、推荐)第十一章 事定(求收藏、推荐)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皇子景谌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游园偶遇(第二更,求收藏推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