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突厥骑兵忽然兵临城下。

  他们当然不是王威和高君雅暗中招引而来,但却必然会来。

  这与李渊所处的位置有关。

  李渊在太原城,虽然表面看上去气象繁荣,前途光明,但他同样也处在不进则退,后退即死的境地。

  他虽然主政太原,但整个世界已经改天换日了。

  在隋文帝杨坚时代,突厥启民可汗举族内附,在杨坚的全力支持下,突厥种落又缓慢繁衍生息,几十年后,终于再次强大。

  到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时,终于酿成大祸。

  始毕可汗趁杨广北巡雁门时,纠合几十万兵马,将杨广围困在雁门一城,堂堂大隋皇帝,差点成为阶下之囚。

  这成了一个分水岭,自此之后,大草原上旧日的霸主正式宣告回归,而杨广则只能灰溜溜地逃离北方,僻处江都。

  杨隋的国势江河日下。

  此消彼长之下,突厥重新迎来它的巅峰。

  在隋朝北面几千公里的边境线上,突厥扶植和册立各种分裂势力,一意想让中原大地重陷混乱,而他们可以重新回到,在南面多养几个儿皇帝,恭敬孝顺他们的时代。

  这种情况延续到颉利可汗时代,达到巅峰。

  李渊现在就感受到了这种实质性的压力,即使在以后的岁月中,在他成为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之后,这种压力还如影随形,甚至一度逼迫他考虑迁都,以暂避突厥的锋芒。

  事实上,李渊的北面是由突厥直接支持的定杨可汗刘武周控制。

  刘武周建立了一个游寇性质的地方政权,和突厥的作战方式理念非常吻合,他们南下太原,乃至更进一步,深入中原腹地掠夺子女玉帛,是他们天然的,本质需求。

  而现在,突厥竟然动用了几万骑兵,陈兵太原城下,这并不是小股骚扰掳掠,而是突厥皇庭一次正式的入侵。

  突厥的目的何在?

  但李渊并不惧怕,甚至有一丝兴奋,他决定利用此次突发的事件。

  突厥兵临城下,坐实了王威和高君雅的罪行,并且,让李渊解决了一个最大的困扰他的难题。

  以结果而论,李渊成了这次莫名其妙地入侵最大的受益者。

  也许,拨开历史本身重重迷雾,或者李渊才是这出大戏的幕后主导者。

  只是他却不知道,突厥以一种远远超出他想象的规模和气势,整出了这场巨大的闹剧。

  简而言之,李渊要想取得成功,事实上,他必须取得突厥的支持,否则寸步难行。

  就看李渊愿意或者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突厥数万骑兵,耀武扬威,穿过太原外郭的北门,又浩浩荡荡从东门而出。

  李渊的应对方略非常值得玩味。

  他仿效诸葛亮,亦步亦趋玩了一出空城计。

  他实行外松内紧的防御方法,命令太原城,大门尽开,城门之上,不设守备,禁止一切人等喧哗吵闹,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但李渊并不是完全坐以待毙,他同时做了一个攻击的部署。

  他派了一支一千人的突袭队伍埋伏在北门,命令他们等待突厥过后,就从后面抄掠他们的马群,以充实自己的骑兵队伍。

  这支千人队伍全部是王康达的部下,作战方式是勇于剽掠,骁勇异常。

  但非常诡异的是,当王康达以为突厥骑兵已经全部远离,出城掳掠时,竟然被突厥骑兵首尾夹击,自陷死地,前无去路,退无归途。

  在突厥优势兵力的冲击之下,很快被击溃,纷纷坠入汾河之中,除了一百多人死里逃生之外,全军尽墨。

  从以后的局势发展来看,李渊此举似乎大有可疑,更有可能一是借刀杀人,借机清除异己,要知道王威和高君雅的亲兵的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二是似乎也是向突厥人纳了一份投名状。

  因为,李渊对于突厥的重兵压境好整以暇,不慌不忙。

  


相关章节: 第162章 最是苦心经营久,太原自古为唐国第163章 雀鼠谷一战成名,马邑败杨广有令第164章 群雄毕集会太原,李氏早存叛逆心第165章 曲线举事赖裴寂,谋定后动推李渊第166章 从来造反兵为重,欲加罪何患无辞第168章 名正言顺事可成,运筹帷幄算度深第169章 首开府始建三军,西河城牛刀小试第170章 长袖善舞政为上,后院起火最堪忧第171章 进退之际玄妙生,李渊一战定霍邑第172章 新主新风新气象,双雄双城双争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