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一朝,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如果非要找一个参照,那就类似于李渊和裴寂的关系,但长孙无忌更有一层天然的亲密感,他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的亲哥哥。

  贞观一朝,能人名人辈出。

  李世民重视魏征,那是因为魏征能让人明得失,正衣冠,知古今,是成为一代明君的必须,是贞观朝的标杆,是纯粹的工作关系。

  李世民拔擢马周于寒微之时,那是因为马周有治国之才,是君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象征。

  而对于号称贞观贤相的房玄龄,虽然君臣能得始终,相得益彰,但中间一样几起几落,房玄龄也多有如履薄冰之感,和李世民只不过是互相成就一番事业而已。

  但于长孙无忌,李世民就是完全彻底的相信和绝对的信任。

  无条件的信任和相信,是所有关系之中最重要、最彻底、最难得的关系。

  那代表了即使你向我开枪了,我也依然相信,那只是枪走了火而已。

  这是生死相依,以命相交,视为另一个自己的最高级的关系。

  李世民就彻底和绝对信任和相信长孙无忌。

  甚至于在李世民一朝的后期,为了一个长孙无忌,当然,也是为了新立的太子晋王李治的顺利执政,李世民随机应变,因势得导,变更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权力构成。

  当时李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宰相制早不是汉朝的独相制,宰相也不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长。

  李世民一朝实行的群相制,宰相是一个群体,变成了皇帝的智囊团或幕僚群,皇帝成为了高居于上的那个唯一的“一”,升格成帝国的行政首长。

  这种制度,讲究的是对大臣的分权和制衡,避免一家独大,而削弱皇帝之权。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互相制约,各司其职,在李世民一朝已经成为既定的制度,有效运转。

  但当晋王李治成为皇太子之时,事情起了变化。

  因为李治懦弱中庸,为了子孙江山的长治久安,国祚永固,在李世民一朝的后期政坛,他竟然自我否定,改变成法,再次让长孙无忌成为一人身兼多职,成为三省共主的事实上的独相制。

  这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者说已经隐有摄政王的趋势。

  以一国奉一人,信任不可谓大矣。

  这就是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家国皆可托付,。

  无可替代,不容置疑。

  长孙无忌当得起这份崇高而尊贵的信任。

  长孙家族累世贵戚,是代北豪族大姓的代表,长孙氏初为拓拔氏,自先祖以下,代代忠诚奉献于后魏,终于开枝散叶,成为擎天巨孽。

  因为他们一枝是宗族之中的长房,因而更名为“长孙”氏。

  长孙氏的七世祖就是后魏司空,上党靖王,然后,每代都非王即公,或者既富且贵,大都居于人臣的巅峰。

  到长孙无忌父亲这一代,更是出了一个不世出的英雄,他就是“长孙八策”的提出者长孙晟。

  隋朝凭此“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八字真言,在短短十多年内,就让突厥内乱,分崩离析,最终向隋朝俯首称臣。

  长孙晟实在是天下第一等的英雄。

  虎父无犬子。

  长孙无忌并没有弱了他父亲的名头,何况,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也一样辉映千古。

  长孙氏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综观其一生,足以称得上是李世民的贤内助。

  她有着清晰的边界感。

  曾经对李世民明确说过:“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并且她对于李世民多次让她参与朝政点评,坚持底线,绝不参与,比之杨隋一朝的独孤伽罗皇后,足称恪守本分了。

  长孙皇后虽然不参与政治,但却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她有鉴于历代贵盛外戚,虽然当世之


相关章节: 第295章 兄弟再起夺嫡意,明争暗斗两为难第296章 自作死必死无疑,欲求活岂无活路第297章 刚而易折有万纪,既蠢且坏唯齐王第298章 本无才空觊大位,虽有谋难得始终第299章 法不容情空怅望,螳螂捕蝉多事端第301章 名虽立实或不足,一片苦心为社稷第302章 欲攘其外必安内,太子终非社稷主第303章 两虎相逢必一战,全胜之道阻且长第304章 未战先谋决胜负,辽水偷渡似飞仙第305章 山城重重多据点,盖牟小小见辽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