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第二九六章 临别告诫(一)

第二九六章 临别告诫(一)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再继续谈下去,李欗也发现了刘玉已然不甚关心他对经济的讨论和解释。
话已经说到这,反倒是李欗尝试着旁敲侧击了一下。
但他旁敲侧击的方向,角度却略有些刁钻。
“之前多有传闻,说本朝之前先定罗刹、后平西域,而后伐倭、下南洋。所为者,漕运也。”
“国力有限,必有先后。北方自先秦一来,两千年之大患。”
“是以必先定北,而后方可南下。”
“定倭、平南,海上无患,方可改海运、废漕运。”
“自明以来,多有人言:治黄,必先废漕;保漕,必要祸黄。”
“及至漕运已废,最终方知,原来国公所做之事,皆为治黄。”
“是以,多有人言在国公看来,这治黄乃是今后朝廷的头等大事。”
“却不知国公以为,若这治黄为头等大事。我所言修路,是否可算得上第二等大事?”
这话,问的听起来很是寻常。
只不过刘玉心知肚明,这话问的一点都不寻常。
他说治黄为头等大事,问修路能不能排到仅次于治黄的地位。
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前面那一大堆的前缀。
即为治黄所做的各种准备。
在此过程中,外部的敌人被碾碎、内部的反对派被压制、甚至于百姓的反抗也被各种镇压。
就李欗说的从一开始北征罗刹开始算起的“为治黄河做的准备”中,可是把镇压盐工起义、屠治淮阻碍士绅、盐政改革强行收回盐户对草荡的使用权等等一系列举动的。
如果说这些还算可以接受,那么其实诟病最大的,还是刘玉的锡兰木马计。整个过程,都被视作全无仁义的“霸道”典型。
为什么当时军力足够,却不直接去攻打巴达维亚,解民之倒悬?
为什么非要荷兰人把爪哇的华人迁徙到锡兰,死者众多?
因为,迁民要花钱,而且死亡率颇高。
因为,锡兰的水利设施已经崩了,荷兰人要用锡兰做基地,肯定要用非常残暴的手段,逼着迁徙过去的华人挖水渠、挖运河、垦殖种大米。
最终,大顺拿到了“拯救者”的身份,拿到了锡兰从中部到南部的荷兰运河,拿到了锡兰沿海平原区的农田恢复,以及让近乎30%的死亡率的责任落在了荷兰人身上,得到了几万对大顺忠诚的“归义军”,以及在下南洋后巴达维亚丧失了强制中转港地位和荷兰东印度“首都”的地位后的基本稳定。
这和田单引诱燕国人屠杀齐国人激起仇恨、设计引诱燕国人刨齐人祖坟激发同仇敌忾,本质上区别并不大。
而这,属于“出格”了的霸道。
其余诸如镇压盐工起义什么的,这在大顺的主流评价中,名声虽不好,但也并没有到“出格了”、“越界了”等程度的批评——这要弄清楚大顺的主流意识形态,用的是王霸并用、由外而内的那一套,脱胎于明末天下将亡的对王道空谈的反动,使得一些士大夫认可用一定程度的“霸道”。因此,霸道的“出格”和“越界”,才是大顺这边最“敏感”的东西。
对哪些行为敏感、对哪些行为不敏感;对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对哪些行为不能接受。这要看具体情况和历史因素的。
而且大顺的影射史学,最爱影射的就是明末顺初的那些事。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当初李过高一功带着部队从陕西绕回湖广,结果南京一破、扬州十日、九宫山崩、剃发令出等等这些事都出了,这支从陕西绕回来的部队就忽然迸发了战斗力在湖广阵斩勒克德浑开始反击的历史影射问题——你的部队能从陕西顶着阿济格,一路从榆林撤回湖广而不散,足见有战斗力,那你早干嘛呢?为啥非要等剃了发、屠了城、九宫山之后才出现,发力反击拿了大义?再一个后来批怀庆反击战,说暴露了大顺军力量犹存的事实,导致南下的多铎回援,批判说把东虏的主力都吸引回来了,导致局面难看差点亡天下,那你这批判是什么意思?多铎可是后来屠了扬州的,难道你批判怀庆反击战,意思是说多铎应该早点去屠扬州的百


相关章节: 第二九零章 最后的闹剧(十六)第二九一章 最后的闹剧(十七)第二九三章 最后的闹剧(十九)第二九四章 最后的闹剧(二十)第二九五章 最后的闹剧(廿一)第二九七章 临别告诫(二)第二九八章 临别告诫(三)第二九九章 临别告诫(四)第三零零章 临别告诫(五)第三零一章 临别告诫(六)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