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程序员修炼之路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二过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二过


推荐阅读: 生活摇摆杨杰日记普通又无聊的成长记变成星星的人我就是一个橹子人过三十恒星之梦余长安小强写小说明珠奇缘憋回去的眼泪我的每日练笔

以后,这种矩阵式管理模式,在公司中就彻底定型了。这种纵向的项目部门,和横向的能力组织之间的交叉,造成了大量沟通成本的增加,也成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
不过一切都是辩证的,这种格局也不是没有好处。它避免了部门一家独大,公司整体也在内部的摩擦中,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运作好了,会更稳定。
叶奕凡从魔都培训回来,部门中需要出差的那些员工,已经成行了。同和国开会时,也不断的能听到他们的消息。
最有意思的是,刚去不久,寺野带其中几个人,去一家餐厅吃饭,那家餐厅有点象华夏的自助餐,交一定费用,饭菜随便取,但不允许剩下。
结果于娜不知为何脑袋短路,盛了一大碗米饭放在那儿,最后却没吃,她可能是想给大家盛。
几个人都吃饱了,问寺野这怎么办好,直接剩了行不行。寺野很为难的说,不好办啊,在这里剩东西是非常失礼的。
在和国,失礼是挺严重的事情,用华夏语表达,就是剩东西太不要脸了。
其他人都吃不下了,就王维庆个头最大,身体也壮,只能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中间喝了好几次凉水,最终一口口,硬生生的把米饭干掉了。
回去之后,大家深有感触,甚至专门一起开会做了讨论,分析此事发生的原因,制定再发防止策,做出来的结果也挺全面的,甚至可以在工作中借鉴。
所谓的“再发防止策”,就是指坏事发生后,也就是出了事故后,大家一起讨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流程,从而避免同样,或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再发防止策”,是和国的工作风格的一个完美体现。叶奕凡也经常深受其苦,有时候发生事故,被逼着分析根本原因,能让你分析到吐了。
但这种严谨的,力求错误不犯第二次的工作方式,恰恰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孔子都强调过,“不二过”是做人顶端的两个品格之一,另一个是“不迁怒”。
日子过的很快,马上临近年末了。
冯本森召集整个jhb部门,也就是他下属的团队中,所有的部门经理,开一个一整天的交流会议。
会议在周五召开,定了一个小型的培训教室,参加者接近20人。
这次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机让大家互相多熟悉,多交流。尤其是和国团队,平常和欧美团队沟通的比较少,大家工作风格也各不相同,确实需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会议内容,显然是被组委会精心的安排好了。先是这近20来人,分成三个组,针对一项项的问题,大家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派一个人,面向其他所有人,做总结性发言。
叶奕凡所在的组里,全是欧美部门的人,jhb部门中,欧美项目的总人数,要远远大于和国项目。
汪风华也在这个组里,另外一个叶奕凡的熟人,是一个叫林子昆的年轻小伙儿。他和吕晓琳是老乡,也是研究生时候的同学。
叶奕凡和吕晓琳的婚礼,他参加了。前不久,林子昆也结婚了,叶奕凡和吕晓琳也参加了他的婚礼。就是他说对叶奕凡说,你们结婚那天的轻松气氛,我参加过很多婚礼也没见到过。
林子昆在欧美部门中,混的非常好。他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感,已经成为部门经理的培养对象了。上次他的婚礼,看到汪风华也参加了。
这次的讨论会,算是叶奕凡第一次,和欧美部门的人真正在一起合作。发现同和国部门相比,他们的特点是整体上非常外向,讨论问题时抢着说话,经常会打断别人的发言。
在这个环境中,叶奕凡的发言就比较少,他什么事都不怎么愿意争。最后的总结发言,他也不抢,由着其他人自告奋勇。
准备拿出来进行讨论的议题非常广泛,有部门业务怎样拓展,员工技术怎样提高,如何加强部门间人才流动,如何提高沟通等软能力。
讨论会溜溜的开了大半天,叶奕凡他们这组,最后的一个议题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二十二章 化敌为友第二百二十三章 薪火相传第二百二十四章 他打了我一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其雄,守其雌第二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他快完本感言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事与坏事之间第二百二十九章 沟通要找对的人第二百三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二百三十一章 这才是你的团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