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14章 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是奉献

第14章 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是奉献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寻求智慧的过程是什么呢?刚入门时只知道着相执着,以为做善事就是修行,学一段时间觉得经里所讲的非常好,才知道明心见性的道理,保护见性才是修行,到后来才知道无我利他的菩萨行。
人本自具足见性,只是不能保护,人都只保护身相,其实你能看,能听、能觉知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要修的,而修行的通途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将此身心奉尘刹的菩提心。
秋季万物枯萎,人心情也不好,应该怎样避免呢?秋天是万物枯萎的季节,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枯萎和收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收获就只有肃杀了,比如一棵草,到了秋天,一切都落叶枯萎了,但是草籽已经成熟了,有了未来的希望,就没有所谓的枯萎。
如果这个草的种子没有成熟,就会怀着遗憾而寂灭,这就是枯萎,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它的成熟不仅仅是后代,更重要的是一颗成熟的灵魂,种子不成熟,就意味着枯萎,心灵不成熟,就意味着死亡。
种子和灵魂的成熟都是一个道理,需要专心致志的保护,种子的保护不但需要自身的原因,还需要风调雨顺等外力的原因,但是种子是无法选择的,而人却有选择的权利,所以我们要向植物学习。
不管寒来暑往,狂风暴雨,都不能动摇根基,人也要不管烦恼逆缘,八风的吹动,都不动摇我们保护的心灵本性,保护好心性才是人最大的吉祥。
有人问人小心眼怎么办,师父说: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大小分为思想物欲的大小、内心深处意识的大小和彼岸心性的大小,普通人只在思想物欲中争来争去,而意识只有圣贤才能达到,比如有的人生下来就有远大的目标和天赋。
有的人生下来就傻乎乎的,这就是我们意识在起作用,只有意识基因这个种子好,我们来生的果报才能好,所以我们要在意识里好好的修正,这样不只是聪明智慧,更重要的会能达到天的身体,而心性的大,必须了悟缘起性空,明心见性的法理。
佛把这个法界大体分为十一度不同维度的空间,那么一至三维只是物质思想的空间,而四维以上的就是意识空间,最高维次是菩萨的心性空间,人不修行只能活在物质思想的境界中。
那些科学家大成就者无限联想的空间,那就是善道的成因,无论你联想的大小,都为以后种下了一个种子,如果进入禅定的状态,融入到心如虚空,量周沙界的佛境界,那就是净心的境界。
人怎样才能对工作生起积极的心态?人每天都奔波劳苦的干活,一看见有干不完的活心中就发愁,但是我要到别人家,看到别人家的活多,那么心中就不会有发愁的感觉?看起来这一切都是我执在作怪,把我定格在这一块,我会因这的好坏而或喜或忧,没有把我定格在这,无论他怎么样都与我没有关系,强烈的我执是毁掉修行的根本。
因为修行的我不是这个四大结合的身体,而是极乐净土的九品莲台,如果以这种心情干活,那么无论在哪里都会无分别了,心没有分别,就代表看破了幻身的四大,而活在慧命之中了。
“确认无我便证初果”,这不是嘴里说的,而是要心中做的,只知用身做事,而不知道化这些为心灵的妙用,这是劳累受苦的根本。
人要忍辱,忍不是强忍,而是要达到无生法忍,人生中有很多令人生气的事,有人说修行人面对生气的时候生气吗?普通人就是遇到好事就乐,遇到坏事就愁,这就是随人事物而变的普通人,而修行者知道这个道理,虽然有时候也生气发火,但那也像浪花一样,风虽停浪花还是要动一段。
这是一种惯性作用,面对那些生气发火的事情,就应该想到这是一种考试,因为生气发火都是执着人事环境的,这也是生死的根本,佛法的修学分戒定慧三无漏学,修行就是修一颗坚定的心,不为任何人事环境而动的心,这就是八风不动的菩萨境界。
如果还为这些假相动心,那就沉沦于六道轮回之中了,所以面对人事环境要生气


相关章节: 第9章 用心活和用身活的区别是什么第10章 为什么说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第11章 点点滴滴话生活第12章 觉悟的生命是什么第13章 生命的意义是觉悟第15章 为什么说只有无我才能利他第16章 度众生的智慧第17章 为什么说众生即是我第18章 究竟的幸福快乐第19章 为什么说只有善心才能过好每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