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突厥人言而有信,送来了李渊最缺的战马。

  他们派遣柱国康鞘利送来一千匹战马和李渊交易,并且承诺,可以直接派遣骑兵帮助李渊平定关中。

  战马已备,钱帛,甲仗,粮食也是垂手可得。

  裴寂将晋阳宫中储藏,全部献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裴寂一次献上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

  更重要的是,裴寂将晋阳宫中五百宫女,也一并进献。

  可以肯定,这批宫女在满足突厥人的欲求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升官发财,娶妻生子,光宗耀祖,都是可以激励士心的手段,这笔财富,对于提升士气和战斗力,肯定是一剂美妙的催化剂。

  因而,当李渊坐稳天下之后,对裴寂依然发自真心地感激,李渊毫不掩饰地对裴寂说道:“使我至此,公之力也。”

  有钱,有粮,有马,背后有突厥人的支持,再加上没有王威和高君雅的制掣,李渊的征兵计划异常顺利。

  每天都有一千多人报名应征,短短二十天,李渊就聚集了一支几万人的军队。

  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摊子大了,格局也需加大,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机构,否则必然是一盘散沙,虽然名为义军,也不过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大部分的出身底层的反抗军,只知道烧杀抢掠,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无法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行政制度,也就意味着他们很难壮大。

  但李渊显然没有这种担心,政治,是他的强项。

  当裴寂启奏说:“义军渐大,宜有司存,官僚所统,须有肄属。”

  显然,裴寂想要李渊名正言顺地称王称霸。

  李渊并不以为然,他反驳道;“布衣之士,或假名窃立,孤(李渊)实将军,居唐大宇,近舍于此,更欲何求?”时,可以看到李渊的思想,还有没和皇帝二字完全同轨。

  但李渊的下属,确实是人才济济,能文能武,能政能经,裴寂等人推着李渊一步步住皇位上走。

  政治和世俗之理,都讲究名实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正言顺,才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因而,裴寂等人让李渊先进大将军之位,建立府号,权籍威灵,这也是权臣上位的阶梯之一。

  李渊的大将军府一立,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朝廷,远近郡县,人心思归,都随风臣服,似乎一团和气,一片祥瑞。

  但在太原附近,还是有二个硬茬不服气,他们准备正面硬刚李渊。

  可见隋朝正朔所在,即使明知不是李渊的对手,但忠臣孝子,还是所在多有。

  一个是辽山县令高斌廉,他非常有骨气,第一时间向江都的杨广报告李渊起兵的消息,然后举军备战,

  另一个就是西河城。

  李渊对这二个据点,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式,他高瞻远瞩地说道:“辽山守株,未足为虑。西河绕城之路,当吾行道,不得留之。”

  西河是李渊西进关中路上的第一颗钉子,是必然被拨除的。

  西河之战,也可以做为正式发出前的练兵。

  谁来打响这第一枪?

  上阵父子兵,李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二个儿子,这既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也是对他们的期许。

  李渊对李建成和李世民说:“尔等少年,未之更事。先经此郡,观尔所为。”

  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行军。

  李渊认为西河城指日可下,加上西河近在咫尺,便让全军只带了三天的军粮,在李渊心中,此次西河行军,仅仅只是一次练兵而已。

  必然有征无战,一帆风顺。

  李建成和李世民率领的这支小队伍,表现出和隋朝旧军队完全不同的气概。

  当年杨广好大喜功,每次巡幸,都劳师动众,所过之地,方圆几百里之间的民众,都争相献食,甚至


相关章节: 第164章 群雄毕集会太原,李氏早存叛逆心第165章 曲线举事赖裴寂,谋定后动推李渊第166章 从来造反兵为重,欲加罪何患无辞第167章 俯首低头蜇伏久,兵临城下立约盟第168章 名正言顺事可成,运筹帷幄算度深第170章 长袖善舞政为上,后院起火最堪忧第171章 进退之际玄妙生,李渊一战定霍邑第172章 新主新风新气象,双雄双城双争先第173章 河东一城虽未下,关中腹地已投诚第174章 饮马泉一战沉沦,长安城新王当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