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李世民是战略大家,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在政治上,他依然算无遗漏,在出兵前,对于国内的政局,早已因时因势,布置妥当。

  一是以三城为中心,控扼全国。

  长安、洛阳两大核心城市,局势固若金汤,然后,让皇太子李治,在河北定州监国,以巩固辽东前线的后方。

  二是消除可能的隐患。

  这涉及到两个非常敏感的人物。

  其中一个是废太子李承乾,他于李世民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征高丽时,死于徒所黔州。

  他死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好。

  毕竟李承乾做了十几年的太子,如果他不死,李世民远征辽东,羽翼未丰的李治并不一定压得住李承乾背后的势力。

  这股势力,如果被别有用心的阴谋家利用,大唐江山一夕之间变换主人,并非只是臆想。

  如果李承乾不死,整个大唐,睡不着觉的人,绝对不止一个,而是一群。

  或者李承乾并不是死于宫廷政治,但一个失势失爱的曾经太子,并且可能成为帝国隐患的废太子,并不会很遭人待见,却是一定的。

  第二个人就是李靖。

  他是有唐一代战神,甚至让李世民都忌惮三分,他的处境非常有意思。

  在京城长安,李世民曾经专门和李靖作过一次深谈。

  李世民对李靖表示了足够的敬意,他心诚意正地说:“公(李靖)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吐谷浑),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

  李靖心中通透,知道征伐高丽一事,李世民心意已决。

  李靖也不废话,他立即表示效忠,“臣往者凭籍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若不弃,老臣病期瘳矣。”

  李世民看到李靖已经垂垂老矣,心生怜悯,并没有让他随军出征。

  但《隋唐嘉话》的记载却有些不同。

  在征辽之前,李靖因病不能朝见,但李世民却亲自驾临其宅,和他执手相别。

  李靖在病床之上,向李世民道别说,“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于道路,仰累陛下。”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讲出了一番话,“勉之,昔司马仲达百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李靖见李世民将自己比做司马昭,言下之意是指借装病之机,有所图谋。

  这是一句非常重的话。

  李靖一听,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赶快从床上爬起来,不断叩头说:“老臣请举病行矣。”

  但李靖的身体,可能确实支撑不住长期的颠沛流离,他在相州时,终于不再随大部队前行。

  李靖卧病相州,得到了李世民的肯首,直到辽东战役结束。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于李世民而言,只要李靖离开了关中长安城、洛阳和定州这三个是非之地,离开了朝堂,还有朝中他那些熟朋故旧。

  李靖就失去了纵横捭阖的基础,在遥远的人生地不熟的相州,李靖再有能耐,也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再也掀不起多少风浪。

  于李靖而言,他本来自从缷掉军职后,就一直韬光养晦,辞禄避位,以消除李世民的戒意和防备。

  自古以来,鸟尽弓藏,重臣尤其是功高盖世的将军,能得善终者,太少了。

  卧病相州,两个人都可相安无事。

  辽东之战,你放心开干;后方之事,再与我无关。

  大局和人事都已再无后顾之忧,还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也是杨隋一朝,征辽的大弊病。

  李世民同样也遭遇到,那就是粮草问题。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李世民可谓知兵知时知势之战术大师。

  最后一点,就是保障后勤供应。

  劳师千里,后继乏力,这本来是一项弱点,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强项?

  杨广在后勤运粮一道,就非常不科学。

  


相关章节: 第299章 法不容情空怅望,螳螂捕蝉多事端第300章 为人作嫁实堪怜,前事不忘后亦然第301章 名虽立实或不足,一片苦心为社稷第302章 欲攘其外必安内,太子终非社稷主第303章 两虎相逢必一战,全胜之道阻且长第305章 山城重重多据点,盖牟小小见辽东第22章 天下大势分必合,天生杨坚复汉家第30章 陈年旧事陈年帐,今朝杨隋今日强第306章 一城虽重必欲下,唐王火烧辽东城第307章 为尔一言恕此城,不取建安下安市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