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防御线是死的,人是活的。

  让一道防御体系失效的最好办法,就是绕过防御。

  李世绩的军队完美体现了这一点。

  唐军屯兵在怀远,这是他们前线的大本营,然后,李世绩做足了功课,他在当地伐木,造桥,调兵遣将,似乎准备强渡辽水。

  高句丽人信以为真,他们摩拳擦掌,准备趁着唐军半渡时,全力杀出。

  但他们很快傻眼了。

  李世绩暗渡陈仓,偷偷派兵北上通定镇,这是当年隋炀帝杨广渡河之地。

  辽水长流不息,浮桥依然如昔。

  高句丽人竟然没有派重兵守卫,这正中李世绩下怀。

  于是,李世绩挥军直渡辽水,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绕到了高句丽辽水防御线的后方。

  当辽东高句丽的山城看到大唐军队的旗帜,迎风飘扬时,他们惊惶失措,他们知道,他们赖以骄傲和依存的辽水防御体系,已经彻底崩盘。

  但高句丽人虽惊不乱,几百年来,他们经常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早就习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

  高句丽人开始坚壁清野,驱赶民众进入附近的山城。

  战斗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也是高句丽的第二层防线和主流作战方式。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山城防御作战体系。

  这是由辽水东岸大大小小的山城组成的各自为据,又可以互为援助的类似中原坞堡制的升级版。

  山城防御体系,也是高句丽在几百年的征战中,在实战中总结和发明的军政一体化,全民皆兵的战斗体系。

  山城也是一种非常顽强的战法。

  高句丽的山城,都是选在地势险要的平原和山岭交通要道,或是悬崖峭壁之上,是天然的战略要点,易守难攻。

  为了达到长期坚守的,不战而退敌的目的,山城之内,平时就有意识地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战备物资,更重要的是,山城即使依靠绝地而修建,也有源源不绝的清洁的水源可供饮用。

  有水有粮有兵有器具,这种四有型山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自我生存发展。

  实际上,每座山城,除了临时的民众进入之外,正规的军队,也有几千人以上,这能够保证山城的防守和战斗力。

  整座山城,其实就是一个战时的军事堡垒。

  并且,与堡垒制相适应的是,高句丽人发明了坚壁清野战法,这对于进攻的一方,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那就是只要战火一起,高句丽人就会驱赶山城附近的民众,全部进入山城,并且,不会留下一颗粮食在山城外面。

  在守城时,能有与山城同存同亡的必死之心,这可以焕发出强烈而顽强的斗志。

  并且,足衣足食的山城守军,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发现战机,断敌粮道。

  这也是隋唐两朝,很难一举攻克高句丽的原因所在。

  隋唐的大军,如果陷入攻克具体的山城之战,就会陷入长久战,而失尽天地人三大利益。

  山城体系,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得的作战体系。

  它适合高句丽寒冷气候,多山环境,以及当时人口较少,可以据险而守,进行消耗战,拖延战的极高明的战法。

  这种战法已被历史多次证明,是一种有效有用有利的战法。

  只要进攻部队,在行军途中,遇上一二个难攻的山城,被拖在坚城之下,就会进入持久战,虚耗时日,进退不能的结果。

  那是不可承受之重。

  东北亚寒冷的天气,和进攻方漫长的后勤补给线,是任何朝代不可承受的噩梦。

  但山城必下。

  一是它们占据交通要道。

  二是进攻一方补给线太长,如果绕道,非常容易被切断粮道,大军作战,粮食为先,如果粮道被断,就必然面临全军覆没之局。

  况且,置坚城于不顾,如果在另外的山城之外,陷入僵局之时,也极容易面对里外


相关章节: 第300章 为人作嫁实堪怜,前事不忘后亦然第301章 名虽立实或不足,一片苦心为社稷第302章 欲攘其外必安内,太子终非社稷主第303章 两虎相逢必一战,全胜之道阻且长第304章 未战先谋决胜负,辽水偷渡似飞仙第22章 天下大势分必合,天生杨坚复汉家第30章 陈年旧事陈年帐,今朝杨隋今日强第306章 一城虽重必欲下,唐王火烧辽东城第307章 为尔一言恕此城,不取建安下安市第308章 倾巢而来决胜负,驻跸之战凶万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