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29章 发自内心的快乐

第29章 发自内心的快乐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人与人的交往分什么呢?物质的交往,精神的交往和心灵的交往,物质的交往只是利益而已,有利益则在一起,无利益则分散,精神的交往是志同道合的交往。
桃园三结义、竹林七贤、高山流水的交往等,而心灵的交往,不是利益关系,也不是志同道合的关系,他是直接开示身相意识都是无常的,而心灵是常住不变的,从而开示人们看破放下物质精神,开示修行心灵的方法。
如果说物质是瞬息即灭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这个身体不行了再轮回换下一个身体,那么精神世界就是思想的变异生死,如一年级升二年级,二年级表示生,一年级就代表灭,而心灵世界的任务就是度众生,在度众生觉悟。
人该怎样过节呢?师父说:中秋节团圆的节日,但在寺庙里不仅是身相的团圆,更重要的是心性的团圆,人什么时候最快乐呢?那就是孕育儿女的时候,因为那种快乐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这种寄托是人的究竟目的,这种目的的升华可给我们带来究竟的快乐。
这种寄托使我们一切都有了希望,使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了这个可以让我们付出一切,修心也一样,我们的究竟寄托处是净土。
世间的快乐有终点的时候,而极乐的寄托却没有终点,你的信愿心越坚固,你所获得的快乐也就最多,当这种快乐充满你的时候,你就为自己建造了净土。
大事与小事怎样区分呢?生死心切的人,世间本来没有事,生死心越不切,世间的杂事就会越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只享受生前的美好,不在乎死后的事,然而世间的事都是对立的。
有男女、阴阳、黑白等等,不可能只有一样,而没有另一样,所以生前人都承认,那么死时人就必须得承认,普通人活在生的境界中。
圣人自由于生死的境界中,其实生和死是一样的,生时能看、能听、能觉知,因为它有觉知的六根与外境的六尘,而死就是没有六根六尘,但认取这种能力就是涅槃境界。
有人问师父人怎样才能胆大呢?师父说:在古代守墓的人很多,墓地是最阴森最令人害怕的地方,而那些守墓的人心中害不害怕呢?上学时有一篇文章叫做亲情无价,这孝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亲情无畏。
心情可使我们的内心充满火热,抛却一切孤独与害怕的念头,害怕畏惧就是心中的爱不足,同样的东西有人看了就会非常亲切,有人看了就会非常害怕。
这就是心量大小最好的解释,几十年朝思暮想的感情,即使他不在了,面对凄凉杂草的坟地,我们早已忘记了境界的可怕,一心只想着他生前的和颜悦色,可见刻骨铭心的印象与回忆,可冲破荒无人烟的畏惧。
这也就是心性转化为境界的道理吧,如果那些庄严美好的装进大脑中,那么即使非常悲惨的三恶道,也会像天堂一样美好,这就是心念的力量吧,用无我利他博爱的力量,打入我们自私自利邪恶的心中,即使地狱在我们面前也是一片天堂净土。
有人问师父,我们这个法界怎么来的呢?师父说:佛把我们的法界分为六道法界、四圣法界,和究竟的一真法界,这些法界上升与下降就是无明的力量,人原本处于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一个灵性体,只有灵性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灵性是万德万能的,但是没有任何东西,灵性便产生了无明。
无明暗淡则地大生,有了地大便隐约见到了东西,灵性就剧烈的运动而产生风大,风土相磨则火大生,火烧土大则水大祥,地水火风交互,便产生了有像的山河大地,及一切万物,从万德万能最初的佛性而降至为无任何能力的人,都是因为无明欲妄的原因。
修行就是把这个道理弄清楚,然后再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以心性为出发点,看破无明的虚妄,放下无明带来的万事万物,淡化人事物带来的思想意识,这样你的心性才能显现,时时以心性为根本,这样便可进入明心见性净心净土的大门。
儒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呢?佛教从觉悟生死的心性来进


相关章节: 第24章 修行是为了什么第25章 不离世间觉第26章 身边的幸福第27章 解脱的思想第28章 寻找内心的快乐第30章 过于外求没有快乐第31章 直下自承担第32章 何为人间净土第33章 活着的意义第34章 如何能锻炼勇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