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4章 修行心性

第4章 修行心性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的。
所以用心考虑的事情只有最大的事情,终极的事情,而思想是因人事环境而有的,它是随着环境生命的灭亡而灭亡的,所以用思想考虑的也是我们这一期生命的事情,因为思想只是这一期的生命,不是人执着修行的对象,把这些放在次要,把思想和心分别开来,这就是修行。
什么才是真正的度化众生?普通人的帮助看重的是物质的东西,而师兄们的慰问看重的是一种爱心的能力,物质有生有灭,无我利他的爱心才是真正的人间净土,人幸福快乐的得到,不是世智辨聪而是福德智慧。
聪明只能换来短暂的幸福快乐,而福德智慧却能换来长久的幸福快乐,所以聪明和智慧就很好辨别了,比如人和人交往。
聪明的做法和智慧的做法就截然不同,由于聪明人只顾眼前,所以只能在物质上的付出和得到,而智慧的人却从心灵下手,给你勇气激励你前进,指给你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世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这就是爱心的奉献,无我利他的菩萨行。
俗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呢?俗人只注重名利的得失,圣贤的教育在于德行的提升,而佛教育是无我利他的教育,古代人对生死都非常的注重,就连皇帝也一直寻找仙丹希望长生延寿,所以佛陀的教育就显得格外的殊胜。
佛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入住在这所大学的条件就是,把世间所有的欲妄全部断尽,直接进入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至于佛陀言之中,这才是修行的开始,这也跟学生上学一样,学生考试合格称为毕业。
而佛法也是叫做明心见性称为毕业,在寺院的修行成为罗汉,毕业后的出世称为菩萨,普通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为家庭国家作出贡献。
而菩萨也是这样,只是普通人重点在于物质上,而菩萨的重点在于心性上,化世间为净心净土,才是菩萨的目标。


相关章节: 第1章 智慧的生活第2章 觉悟的好处第3章 智慧与幸福生活第5章 怎样做才能净化心灵第6章 为什么说修心的总动力是利他?第7章 只有安居乐业心灵才会显现第8章 心灵的力量和美好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第9章 用心活和用身活的区别是什么第10章 为什么说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第11章 点点滴滴话生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