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10章 为什么说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第10章 为什么说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什么是快乐呢?有的人自己或家人好就快乐,而有的人所有亲人好就快乐,还有人别人都好自己才快乐,只想自己家人或亲人好是普通人,能想到别人让别人好,是世间的贤圣人,能够以觉悟的心,使一切人觉悟,这才是修行人的快乐,普通人活在物质层面。
自己、家人、亲人这是物欲建立起来的关系,而别人、动物等,这是精神层面的,而修行人跳出了物质与精神中,把一切的精力都用在慧命及他人慧命的的开发上,快乐越浓重就越无常,精神的快乐化做了物我一体,而心性的快乐是慧命同一。
人因有了生命而快乐,亲情的快乐只是很少人的一部分,如果你只能让这些人快乐,你的生命也因这些人而变化,如果你超越了这些进入精神层面,那么就以所有人合一,这些人的向往志向合成你的生命,而慧命是心灵的志向,是一切有情无情终极的追求,这种理想合成了修行人的生命,所以是恒常的人间净土。
怎样才能减少不平衡的心态呢?刚开始进入修行时,听师父念功德主的名字,将功德回向斋主们,我就想既然都回向功德主了,那我的利益是什么呢?觉得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学一段时间后觉得这种想法太可笑了,法师回不回向与自己的功德有何关系呢?
自己所修所证的,是任何人也夺不去的,学了很长时间后,才觉悟到只有给予别人,自己才会拥有,世人常说,要想得到先要付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圣人放下了皇宫的生活,而入山过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在我们的想法中他失去的太多了,然而他却得到了人们的赞叹和尊重。
人只能看到物质名利上的东西,看不到立功立德精神上的升华,更看不到觉悟者将自己融入众生的心量,佛说:怎么能让一滴水永远不干涸呢?只有将它融入到大海中,融入之后看上去是放下了自己,实际上他得到了整个大海的宝藏。
人生的三种境界是什么呢?三无漏学是对治的法门,执着物质身体物欲,可以用戒律可以去除我见,执着精神意识的境界,用定力可以对治这种境界,第三种是修行人的自性心灵境界,用慧学可以达到。
大多数人只在身体力行中要求自己,以善良的行为去教化别人,这仅仅是第一个层次,也有很多意志力坚强信心不动摇的人,经历任何事都不改变自己的初心,这就是精神的凝聚力,这也是坚固不摧的定力,这两种见解己经很高了。
但在佛法中还不够,因为他们缺少了的智慧,智慧不是学来的,而是最初就拥有的,戒除物欲精神的定力,这是可以学来的,而智慧却是本自具足的,他时刻不离开物质与精神的境界,但人却忽略了他的存在。
人只知道有身体的眼睛能看,有耳朵能听,有身体能觉知,而世间的圣人认为心灵也有见听觉知的能力,而佛法就是保任见、听、觉知能力的本身,因为这种能力才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彼岸净土。
一天的时光与一年的时光有什么区别呢?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中是对这一年的总结,一年的时光就在这一天画上了句号,可是一年的时间与这一天的时间,看似差很多却没有区别,因为事上的一年远不及理上的一天,理上的一天,却远远比不上心灵的刹那。
这一年为生活的衣、食、住、行而打拼,为人际关系而思考,然而到了大年三十的最后一天,这一年的事都放下了,一心只想一年好快,感叹代表没有什么收获,真正的收获是什么呢,物质上的衣食住行,精神上的为物质所建立起的思想意识。
这些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心灵就是不以物质,不以此世的人事物所建起的,心灵是不依靠这些所建立的,他是知道这些,见、听这些的能力,这能力的凝聚,才是我们要得到的菩提净土。
有人问师父,净心怎样增加福报呢?塑像是由土木金石和合而成的无情物,而我们也是心灵加了一个四大和合无情物的身体构成的,佛像是由佛性


相关章节: 第5章 怎样做才能净化心灵第6章 为什么说修心的总动力是利他?第7章 只有安居乐业心灵才会显现第8章 心灵的力量和美好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第9章 用心活和用身活的区别是什么第11章 点点滴滴话生活第12章 觉悟的生命是什么第13章 生命的意义是觉悟第14章 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是奉献第15章 为什么说只有无我才能利他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