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29章 发自内心的快乐

第29章 发自内心的快乐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行教育,而儒教从立功立德立名的精神教育,但无论是佛教还是儒教,其目的就是让人有一个好的结局,人终极的目标是求觉悟,其他生命的一生也是求觉悟。
不论是时间的长或短,聪明或是愚痴等,这些都挡不住觉悟的慧眼,在身体形象上看,人和其他生命有很大差别,但用觉悟的慧眼看,众生本无区别,所以使我们分别执着的不是外在的人事物,而是我们立场的区别,如果你自甘堕落,人云亦云,那你就会看到千差万别的人世间。
如果你站在修行觉悟的立场,你所看到的只有苦难迷失的众生,你的慈悲心会升起,因为人事物的差别都是身相,肉眼可见的俗身,如果你看破放下了四大和合的万物,你所看的就是清净世界了。
怎样才能交到好的朋友呢?吉祥经云: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世间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私欲,而佛法最宝贵的礼物就是智慧,在私欲与智慧中。
修行者选择智慧而不选择私欲,无论你对我多么的实心实意,掏心掏肺,如果你不以智慧为人处事,那么你依然是不好的人,在面对亲情、爱情、友情时,都是以此为评论人的标准。
世间永远是平衡的公理,爱之深责之切,这个爱就是私欲的爱,私欲的爱看似爱其实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佛法的爱,是爱与他有关的一切人,对他的父母好,就算对他不太好,他也会死心塌地的爱。
反过来对他好,而对他的父母却非常苛刻,这样的结果只有越来越恨,如果说爱是一个物质的身体,那么博爱就是共有的心性,所以说光是爱一个人只会让你的爱越来越淡,而爱同体的心性,会让你的爱越来越亲密,私爱的结果只有无常,而心性的爱才是常乐我净的。


相关章节: 第24章 修行是为了什么第25章 不离世间觉第26章 身边的幸福第27章 解脱的思想第28章 寻找内心的快乐第30章 过于外求没有快乐第31章 直下自承担第32章 何为人间净土第33章 活着的意义第34章 如何能锻炼勇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