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33章 活着的意义

第33章 活着的意义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吉祥就是信心坚定,不吉祥来源于多疑,做为一个修行人,应该说鼓武、激励的话,不能说使人泄气的、使人胆小害怕的话,这些负能量的话不能说,比如一个人因一点小病去看医生,如果一个不懂的医生,会原原本本的跟他说一些理论,即使他在事上沒什么大事,被这个医生一吓,心念动摇,身体马上就会哀弱。
如果一个好医生,就会给他打气,说一点小病,说一些鼓励的话,精神好,病就会减轻,圣人说:一切唯心造,就是说一切的物相的变化,都是因为心情的改变,疑心生暗鬼,信心的动摇,是普通人和圣人最大的差别。
人为什么会有争论的心呢?有几个居士在争论,我觉得他们争论的只是假借,而真正要争的是理,这就源于内心的空虚、寂寞、无助,作为修行人,看透了人情世故,进入佛门中,觉得佛门应该是慈悲、善良、体贴人的。
在红尘中摸爬滚打久了,每个人都有内心的难处,在利欲红尘中是不能发泄的,所以通过佛门的柔和慈悲来抚顺心中的伤口,渴望爱心人士,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而真正融入一家人中,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有苦难众生的地方,才是菩萨真正的去处,经过打磨雕刻必定伤痕累累,而水滴石穿的美好,才是真正的大爱付出,止息争斗不是武力而是慈善的心!
俗相与贵相有什么区别呢?穷人多是俗相,贵人多贵相,高贵的形相来自于一棵坚定的心,高贵的形像就是不流于俗,俗气的人就是人云亦云的人,脱俗的就是有主见的人,所以佛家说随波逐流是很大的恶,正定的心是最大的善。
很多人都是听到好的就笑,听到恶的就恼,就像无根草一样,随八风而变来变去,这样的人是不可深交的人,也不会有成大器的机会,做为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尊严和向往,要有不变的法做为依据,比如说你跟几个人交往的挺好,又有几个人说他不怎么好,你一用种种的方法做为辨别。
菩萨却不会,在菩萨的心中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广结善缘,而善的标准就是法,不仅是善法的四摄六和敬,小乘四谛十二因缘等的无我法,更重要的是大乘的六度万行等利他之法,用佛陀的光明照破人心的迷茫,自觉觉他才是活着的唯一目的,无论人事物如何变幻,也改变不了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的心。
同样的东西,有时候会感觉很沉,有时候会轻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尘就是心外的一切万事万物,所以保任心性,并用菩萨的观念使人觉悟,极乐不只是往生后的事,而就在当下的信心中,古德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也就是说,活着的信心就是净土。
比如说:一个平常人很容易背动,如果他得了重病,背起来就会难一些,如果他往生了,背着就会感觉非常沉重,这不是物质重量的差别,而是我们的心随外物而动摇,这也是判定一个人是否有修行的标准。
真正的修行人移泰山轻如芥子,但携凡夫却难脱红尘,因为移泰山,脱红尘的不是物质的身相,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量的心灵,保护心性,才是护法永恒不变的任务。
人应该用什么心态来评定一个人呢?佛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说九法界都在一念心中,人的修行就是逐渐地寻找到本心,保护心的能力越强,所具有的法界力也就越多。
佛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就是说不要因任何身相物质上的事情,而忘记法的重要,不要因个人的欲望,而动摇摄心为戒的根基,不要因天上的美好,地狱的可畏,而忘记慈悲的心性。
只以我见来评定人生,那只是坐井观天的人,以爱恨欲妄来判断人生,那也只不过是平常的人,只有用永恒不变的心性,来评定人生的人,才能无愧此生,我们觉悟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的修行。
为什么说依靠心不断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成长?人生在世,需要依靠父母六亲,师


相关章节: 第28章 寻找内心的快乐第29章 发自内心的快乐第30章 过于外求没有快乐第31章 直下自承担第32章 何为人间净土第34章 如何能锻炼勇气第35章 永恒的智慧第36章 身命的意义第37章 净化心灵第38章 红尘练心

也许你还喜欢: